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免费建立个人健康档案,长期追踪管理!"

免费!

体检!

X光!B超!

这几个词,如同九天惊雷,狠狠劈在每一个村民的心头!免费?!城里大医院拍个片子动辄几百块!这里居然免费?!还有心电图?B超?

"李...李主任!真...真不要钱?啥都不要?"一位头发花白、拄着拐杖的老大爷颤巍巍挤到最前面,浑浊的眼睛里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他肺里的老毛病折磨了他半辈子,拍片子的钱攒了又攒,始终没舍得。

"大爷,千真万确!只要您是溪源村的,登记一下姓名住址,立刻安排!"李铭语气肯定,带着不容置疑的温和。

"那...那能瞧瞧俺这腿不?疼了十来年,下不了地啊..."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婆婆急切地指着自己严重变形的膝盖。

"婆婆,当然能!"李铭侧身,指向身后一位气质沉稳、眼神专注的医生,"这位是我们中心的骨科专家张医生(系统军医),先给您拍个片子,看得清清楚楚!"

"专家?你们这儿真有专家?!"人群再次沸腾了!

"不错!"李铭声音沉稳有力,郑重介绍,"中心医疗团队,由经验丰富的资深医生组成!多位曾在部队医院和省级顶尖医院(三甲)工作多年!在骨科、内科、影像诊断等领域,都是行家里手!设备,也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机型!"他刻意点出的"部队医院"和"省级三甲",如同定海神针,瞬间在村民心中树立起无上的权威!

消息如同燎原之火,瞬间点燃了整个溪源村!免费!专家!先进设备!这三个词组合在一起,对饱受"看病难、看病贵"之苦的村民而言,无异于天降甘霖、再造之恩!

林家新宅工地外,林建国和王秀芹也被这山呼海啸般的动静吸引过来。林建国看着阳光下那座洁白神圣的医疗中心,看着气质非凡、被尊称为"主任"的李铭,再想想自己已经开始使用的"进口药"和即将到来的"专家会诊",一股巨大的热流猛地冲上眼眶,他死死抓住儿子的胳膊,嘴唇哆嗦着,声音哽咽:"宇娃子...这...这都是...为了我这把老骨头...为了咱村..."

林宇轻轻握住父亲颤抖的手,目光平静地投向远处激动的人群:"爸,也是为了大家。您安心,好日子在后头。"

当天下午,康健服务中心门前便排起了溪源村有史以来最长的队伍!男女老少,扶老携幼。常年佝偻着腰的老汉,关节肿痛无法行走的老妪,抱着面色潮红咳嗽不止孩童的年轻父母...每个人的脸上都交织着期盼、忐忑,以及一种近乎朝圣般的恍惚。队伍中不时传来低声的交谈:

"真没想到,咱这辈子还能在家门口看专家。"

"就是啊,以前去镇上看病,折腾一天,还不一定看得好。"

"这下好了,以后再也不用为看病发愁了。"

中心内部,秩序井然。导诊的"护士"训练有素,分流引导迅速准确。登记处高效录入信息,工作人员耐心地指导不识字的老人填写表格。宽敞明亮的候诊区,舒适的座椅整齐排列,墙上的电子屏显示着叫号信息,甚至还有舒缓的背景音乐,让人倍感放松。

真正的视觉与认知冲击,发生在检查室内。

当第一位村民(那位咳嗽的老大爷)被引导着,带着敬畏躺在那台闪烁着幽蓝光芒、造型充满未来感的CT机(低剂量螺旋CT)平台上时,被允许在透明观察窗外有限围观的村民,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惊呼!

"老天爷!这...这铁疙瘩能看穿人?!"

"瞧那大屏幕!骨头!心肝肺!看得一清二楚!比镇上的破机器强百倍!"

"神了!真是神了!专家用的家伙就是不一样!"

负责操作的影像军医一边娴熟地操控设备,一边用最朴实的话语向紧张的老大爷解释着屏幕上显示的肺部影像,指出那些陈旧的钙化点和轻微的纹理增粗。老大爷听着,浑浊的眼睛里涌动着激动的水光,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这一刻,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重视和关怀,仿佛自己的生命被重新点亮。

在骨关节X光室,那位拄拐的老婆婆看着自己膝盖清晰的X光片上显示的严重骨质增生和几乎消失的关节间隙,听着骨科军医(伪装副主任医师)条理清晰的分析和详细的保守治疗方案(物理热疗+靶向消炎药),激动得老泪纵横,紧紧抓住医生的手:"张大夫...谢谢...谢谢啊...疼了一辈子,今天总算知道根儿在哪儿了...有盼头了!"她的声音颤抖着,那是压抑多年的痛苦终于找到出口的释放。

在安静明亮的输液观察室,几位患有慢性病的村民正接受着基础药物输液。环境整洁舒适,空气里没有刺鼻的药水味,只有淡淡的清香。护士巡视轻声细语,态度温和耐心,不时询问患者的感受。这与镇上卫生院嘈杂拥挤、气味混杂的环境形成了云泥之别!一位正在输液的大叔感慨道:"在这里输液,感觉病都好了一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