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半岛领事馆的隐秘暗流曼谷,美国驻泰国领事馆。安保主管杰克逊坐在监控室里,眉头拧成了“川”字。他面前的屏幕上,滚动播放着领事馆各个区域的监控画面,过去一周里,网络系统那三次异常波动,像幽灵般在他脑海里盘旋。技术人员给出的“普通故障”结论,没能打消他的疑虑——在中情局干了二十年,他太清楚“异常”背后往往藏着不为人知的阴谋。
“把新雇员的背景调查再复核一遍。”杰克逊对着助手马克吩咐道,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的目光扫向窗外,那个正在修剪灌木的园丁映入眼帘。那是个五十多岁的泰北汉子,黝黑的脸上永远挂着谦卑的笑容,工作记录显示,他已经在领事馆勤勤恳恳服务了八年。可杰克逊不知道,就在他的视线移开的刹那,园丁手腕处的皮肤微微隆起,一个纳米级的信号发射器正以每秒千兆的速度,将领事馆的安防数据,源源不断地传输到三公里外的一辆快递车上。而这辆看似普通的快递车,正是林宇设在曼谷的情报中转站之一。
同一时间,妙瓦底的地下指挥中心里,林宇正凝视着全息投影上不断刷新的数据流。淡蓝色的光线在他脸上投下一片阴影,让他的神情显得愈发冷峻。小雅——那个由系统空间孕育出的超级人工智能,正在全力破解从领事馆窃取的加密文件。突然,一份标着“绝密”字样的行动计划,闯入了林宇的视线。
“‘铁砧行动’……”林宇眯起眼睛,轻声念出文件的代号。文件内容显示,美国正密谋在缅甸东部,将克伦族武装改编成一支“边境安全部队”,首批为其配备的,是300支M4卡宾枪和20套“标枪”反坦克导弹。这些先进武器,一旦落入克伦族武装手中,无疑会像一把利刃,直接威胁到林宇在妙瓦底地区苦心经营的布局。
“指挥官,交叉比对显示,这批武器将通过泰国军方的渠道转运。”李刚的声音从一旁传来,他的手指着全息地图上标注的路线,“预计五天后抵达美索边境。”
林宇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控制台,发出“嗒嗒”的声响。美国人显然是学乖了,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插手缅甸事务,而是妄图通过代理人武装,在这片土地上搅起浑水。可林宇怎会让他们的阴谋得逞?他的脑海里,迅速浮现出应对之策。
“让赵天海的‘渔船’在湄公河上待命。”林宇思索片刻,缓缓开口,“再联系我们在仰光海关的‘朋友’,准备一出好戏。”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自信。系统空间内,小雅瞬间生成了上百个行动方案,经过筛选和推演,最终选定的计划,既不会暴露己方的真实实力,又能让美国人吃个哑巴亏,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就等主角登场。
五天后的夜晚,泰缅边境笼罩在一片漆黑之中,只有偶尔掠过的夜风,发出“呼呼”的声响。十辆挂着泰国陆军牌照的卡车,像幽灵般缓缓驶向边境检查站。带队的是泰国特种部队上校查猜,他不时低头看着手表,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按照计划,这批伪装成“农用机械”的武器,必须在凌晨三点前通过边境,才能避开所有人的耳目。
“停车检查。”缅甸边防军官苏瑞突然举起停车牌,大声喝道。他的眼神里,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查猜不耐烦地递过文件,语气不善:“这是东盟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已经提前备案了。”他心里清楚,这些文件经过精心伪造,只要顺利通过检查,就能把武器送到克伦族武装手中。
苏瑞仔细核对着文件,突然,他的目光一凛,抬头说道:“上校,我们需要开箱抽检。”
“这不符合协议!”查猜的脸色瞬间一变,可还没等他反应过来,缅甸士兵已经迅速围了上来,将卡车团团围住。当第一个集装箱被缓缓打开时,里面整齐排列的M4卡宾枪,在探照灯的照射下,泛着冰冷的光。
现场的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查猜的手下悄悄摸向腰间的武器,却听到四周传来“哗啦”的拉枪栓声——至少三十名缅军士兵从暗处现身,黑洞洞的重机枪枪口,直直对准了车队。
“上校,请解释一下,为什么人道物资会变成武器?”苏瑞冷笑着举起手机,摄像头正对着这一幕,“我已经连线了仰光总部的新闻发布会。”查猜的脸瞬间变得惨白如纸,他当然不知道,这个名叫苏瑞的缅甸军官,其实是系统空间安插的特工,而那份“东盟人道主义文件”,早在三天前就被小雅篡改得面目全非。更让他绝望的是,现场的视频,正通过十几个缅甸反对派媒体的账号,进行全球直播。美国人妄图掩盖的阴谋,就这样被无情地暴露在全世界面前。
当美国大使馆紧急发表声明称“对此毫不知情”时,林宇已经拿到了更重要的战利品——从查猜手机里提取的整个“铁砧行动”的参与人员名单。这些名单,就像一把把钥匙,能让林宇进一步洞悉美国人在缅甸的布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