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好奇,勤家再怎么也是家大业大,为什么会这么惯着我,呃,勤自励?
仔细留意了一下家中的情况,这才明白,原来,整个勤家也就只有我勤自励一个儿子,算得上是勤家的独生子了。
在古代,没有什么独生子女政策,但重男轻女还是相对严重的。
因为勤自励是家中的独生子,其他的都是姑娘,勤自励也就被惯得特别厉害,几乎是想做啥就做啥了。
“勤兄,您这日子,实在是好得不行啊。”一边吃肉,一边聊天,有人冲着勤自励说道,“谁不知道林老爷家里的女儿林潮音,那可是咱们县里数一数二的漂亮女子。没有想到,在你还不懂事的时候,你们家就已经将她定下了。”
“这啊,咱们可羡慕不来。”另一个说道,“咱们要是能像勤兄一样有大把大把银子花着,家里也会早早地帮我们定下好姻缘。”
我笑着,这些人倒是见识不差,比现在一些人要强多了。我到硕士毕业都不敢动婚姻的念头,连谈恋爱都觉得奢侈,不就是因为我特别清楚,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也好,一个家的生存和发展也好,都是要足够的经济能力支撑的。
没钱,谈什么恋爱?
没钱,结什么婚?
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这不是一句闲话,而是一句真实到不能再真实的话。
我毫不含糊,当我自己组建家庭,日子过得比较舒展之后,我才意识到,很多人压根没有结婚生子的条件。他们的结婚生子,不仅是在自己苦自己,也是在不断苦自己的孩子们。
当然,即使这样,我也绝对不会去反对任何一个孩子的出生,相反,我会反对所有的人采取堕胎的行为。
矛盾吗?不矛盾。
我只是希望所有人都能够管得住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一切有清醒的规划和清醒的认识,让所有的孩子都是在父母的期待和众人的祝福中出生。
勤自励算得上是勤家在众人的期待和祝福中出生的孩子,他的生活也因此过得比一般人要幸福多了,打小就连孩子的婚姻大事都已经由家人包办了。
包办婚姻,很多人并不看好,好像不是自由恋爱,问题很多。
其实,包办婚姻的人中有很多人过得比自由恋爱的人还幸福,不是因为其他的,就是因为,很多包办婚姻选择的是门当户对的对象,还有殷实的经济基础。
像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两个,在古代传为佳话。可他们的日子混不下去了,不得不在岳父家门口倒逼岳父出手给他们经济救助。
司马相如没有被人们嘲笑成凤凰男,也没有被人嘲笑成软饭男,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他如果不是娶了卓文君,日子恐怕也不会那么好过。
李白和司马相如几乎有着可以媲美的优势,才华一绝,以至于让宰相家的闺女心甘情愿倒贴。
可是,绝大多数的包办婚姻中比较幸福的,都是价值观比较匹配的。
我和言承世,物质条件上并不匹配,但现在我才明白,我和他在很多认知观念上还是比较能契合的。我们都清楚物质条件对婚姻的重要性,我们都认同,两个人要有相对不错的状态,一定要在精神追求上相对匹配。
我是农民的孩子,我想要服务更多老百姓。言承世虽然不是农民的孩子,但他也在不断将老百姓的苦难挂在心上,想方设法实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