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冰阳之歌 > 第306章 墨水染透北漂路——王丁强的文学长征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6章 墨水染透北漂路——王丁强的文学长征记

2023年葡萄牙里斯本的文学论坛上,他用不太流利的英语念着《宝黛》的译本。当"血与泪的痴情"从葡萄牙语的舌尖滚落时,他忽然明白:当年在地下室啃着馒头写下的句子,早已顺着网线、沿着航线,长成了跨越国界的藤蔓。论坛结束后,当地汉学家非要收藏他带来的速记本,说那上面的符号"比甲骨文更像中国人的密码"。

四、永远在路上的手稿

如今的王丁强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书架上摆着从鲁迅文学院结业的证书,也摆着母亲寄来的河南烩面调料。但他还保持着一个习惯:随身带笔记本。去年在杭州参加文学研讨会,他在西湖边记下:"苏堤的柳丝和北京的胡同,都拴着同一个月亮。"这句诗后来被刻在杭州文学馆的墙上。

有次回安阳老家,中学老师翻出他当年偷藏在《水浒传》里的诗稿,纸页已经泛黄发脆。"你看这'要让钢笔比锄头更锋利',现在真做到了。"老师的话让他红了眼眶。他忽然想起刚到北京时,在天安门广场看到的升旗仪式——那时他攥着速记本在心里发誓,要让自己的文字,也能像国旗一样,在某个清晨迎风展开。

2024年深秋,王丁强站在央视演播厅的后台,手里捏着第十届华语诗歌春晚的脚本。窗外的霓虹灯比二十年前更亮,他手机里存着刚收到的消息:《北漂诗篇》第五卷收录了他的新作。候场时,他翻开速记本,最新一页写着:"北漂的路没有终点,因为每一步,都踩着自己的诗行。"

舞台灯光亮起的瞬间,他仿佛又回到了2003年的北京西站。那个背着帆布包的青年不会想到,二十年后的自己,会成为无数文学青年的路标。而那些浸透了汗水、泪水、墨水的手稿,早已在北漂的土壤里,长成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森林。

(全文约30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