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抗日特战队 > 第82章 各呈心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畑俊六不愧是帝国中不多的几名帅才对。

当他审时度势之后,深知武汉会战的重要性,为了确保会战能够按照既定计划顺利进行,他毅然决然地采取了一种极其果敢的手段——壮士断腕。

面对第十三师团请求战术指导的哀嚎,畑俊六毫不留情地予以拒绝。

他深知此时的局势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任何犹豫和迟疑都可能导致武汉会战的全盘皆输。

因此,他果断地决定让第十三师团自行应对困境,生死由命,能否突围成功全看他们自己的造化。

这种决定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冒险,畑俊六甘愿承担起,开创一个帝国从未有过的,整个师团被歼灭先例的罪名。

然而,他坚信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国府军打乱第五战区防线的绝佳机会。杀一个回马枪。

果不其然,当畑俊六下达命令,让回援的各部主力突然掉头时,国府军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一招,顿时被打得措手不及,自乱阵脚。

这一出其不意的举措,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国府军的防线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即便是用兵如神的白崇禧,面对这样的突发状况,也难免会有些手忙脚乱。

而此时,如果远在千里之外的光头再来一顿微操,那么第五战区的整个防线,恐怕就会在瞬间土崩瓦解。

光头在办公室里焦虑地来回踱步,心中虽然对畑俊六的决策感到不甘,但也明白局势已经到了如此紧张的地步,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

此时此刻,对于国府而言,歼灭一个第十三师团已经不再是至关重要的事情,甚至与整个武汉会战的北路安危相比,都显得微不足道。

李宗仁瞬间洞悉了委员长内心的想法,看来光头还是知道轻重的,但是他还是对歼灭第13师团耿耿于怀,于是沉稳从容道:“不如委员长给霍山前线的将士们发一封电报,告知他们,在您的英明调整部署下,您派遣了汤恩伯部加入阻击日寇的行列,从而迫使所有原本计划救援霍山的鬼子,不得不放弃这一行动,为他们解了后顾之忧。请霍山的将士们,务必放心大胆地歼灭第 13 师团。委座必定会确保他们毫无后顾之忧。”

这无疑是赤裸裸地将功劳拱手让给光头,为他挣足了面子。而这也恰恰展现出李宗仁为人处世的圆滑之处。

光头略加思索后,虽然心中有些不情愿,但还是默默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然而,他毕竟还是要顾及一些颜面,于是说道:“这封电报就这样决定吧,就以你的名义发给霍山前线。”

实际上,这其中还暗藏着一个后手,即,万一战场局势发生变化,没有按照这封电报的内容发展,导致出现问题或纰漏时,便可以让李宗仁来承担责任,充当替罪羊。

李宗仁嘴角微扬,虽然知道这里的弯弯绕,但还是露出一抹坦然的笑容,他并未推辞,而是迅速唤来机要室主任,果断下令道:“立刻以我的名义,给徐剑飞和冯老总发电。

电文内容如下:第五战区司令部长官李,特向徐剑飞和冯治安将军,以及霍山全体浴血奋战的将士们通报,委员长得知你们的英勇表现后深感欣慰。

为确保贵部能够顺利歼灭日寇的第 13 师团,成就不世之功,委员长亲自对整个第五战区的部署,进行了调整。现已命令总预备队汤恩伯集团,迅速进入战场,对鬼子回援的部队发动强有力的进攻行动。

此举迫使目前所有回援 13 师团的鬼子,不得不放弃救援计划,从而使贵部歼灭 13 师团再无后顾之忧。

希望你们能进一步发扬不怕牺牲的精神,乘胜追击,再接再厉,圆满完成歼灭 13 师团的任务,立下抗战首功。

此令,国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光头,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这简直就是一封堪称完美的电报啊!它不仅考虑到了各个方面,还将可能歼灭敌 13 师团这样的伟大战绩,牢牢地贴在了光头的脸上。

当然啦,如果第 13 师团有一部分成功逃脱,那也完全没关系,因为这完全是你徐建飞和冯治安的无能,跟军事委员会的光头,以及第五战区的我,可是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哦。

蒋介石满心欢喜地接过了这份电报,然后迅速地在上面刷刷刷地签下了自己的大名。紧接着,李宗仁也接过电报,在光头的大名之后,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等到机要室主任离开之后,李宗仁顺手拿起了自己的军帽和手套,然后对着光头毕恭毕敬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说道:“委员长,前线战事吃紧,我实在不能再继续养病了。我打算立刻飞回前线,亲自坐镇指挥,协调一切事务。”

光头见状,立刻摆出一副虚伪的样子,假惺惺地挽留道:“你的眼睛还没有完全康复呢,还是再休养几天吧。等彻底痊愈之后,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效力啊。”

李宗仁面带微笑,语气委婉地拒绝了光头的好意,他说道:“非常感谢委员长的关心和照顾,对于建生在军事指挥方面的能力,我还是很有信心的。然而,在处理第五战区各派系军队之间的关系时,他比我可能就稍逊一筹了。毕竟整个第五战区内,各种派系错综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严重的问题。在这国家面临危难之际,我又怎能安心养病呢?所以,我决定还是前往前线,亲自指挥作战。就此别过了。”

若说国府军内派系林立,是个散装的军队,那么整个第五战区,就是散装中的散装。在整个9个战区之中,唯独这个第五战区的军队,没有中央军,全是由杂牌军拼凑的。

一个汤恩伯是游离在第五战区和第二战区之间的,后来一见真的形势危急,才把李品仙的第二军调入第五战区,但当初他是第九战区的。

这时候李宗仁真的不去不行,只有他才能把这一盘散沙攥在一起。

说李宗仁转身准备离去。然而,就在他转身的瞬间,光头心中竟然涌起了一丝丝的感动。他快步上前,紧紧地握住了李宗仁的手,诚挚地说道:“德林啊,那就有劳你了!此去前线,一路保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