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801小行星来源区域的探查,人类文明已经等得够久了。
在未知的情况下,继续等下去,人类文明虽然也会变得更加强大,
但另一边,那边十光年以外区域的情况是否会出现新的异变,也是不确定的。
在对外宣布重核聚变技术实现,对2801小行星来源区域将执行探查任务过后,
一个月,
负熵研究院在强人工智能的辅助下,最终从报名参与这次探查任务的人们中,
总共挑选出了八十万人,将最终登上那艘远航飞船。
这一次,就没有像之前许多次类似报名时随机抽取了,
而是考虑到各个人选的研究方向,年龄也基本局限在50岁到90岁这个比较年轻的年纪区间里。
虽然这八十万人将主要在远航飞船上正常生活,不会直接参与探查任务本身,
但筛选时,一定程度上,还是考虑了对这次探查任务核心参与人员之外的补充作用。
同样的时间里,
负熵研究院相关研究团队,也已经正式开始这艘将执行探查任务的远航飞船的设计工作。
按照规划,
虽然这艘远航飞船上将要承载的人员,还不如此刻星火太空城内多,
但由于目前无工质推进系统的问题,不可避免要比此前的星火太空城,整体都大上一圈。
对于这艘庞大的远航飞船,
在研究设计过程中,
负熵研究院内相关研究者们就决定了它的名字,
就叫‘使者号’远航飞船。
这个名字乍一听起来,似乎是将作为人类文明使者的意思,
但考虑将要探查的这个未知文明和人类文明关系,
其实就还潜藏着另一种意思。
使者也不一定是温和的,也可能是会让那个未知文明‘不太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