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个延寿技术本身,对于咱们文明来说,也真是瞌睡来了枕头啊。”

社哲所负责人骆教授这时候都再感慨了一句,

其他研究所负责人也有类似感慨。

秦裕此刻更多听着其他研究所负责人的交流,并没有着急说什么。

在他决定将新的延寿技术拿出来之后,

就已经再拨动了一下人类文明历史的走向。

人类文明历史的走向就已经在遵循着秦裕预期的,需要的方向发展。

和各研究所研究员们想得不太一样,

此刻以熵名义拿出来的新的延寿技术,事实上并不诞生比这会儿更早的时候。

先前能够将人体平均寿命提升至180岁的2611延寿针剂,

某种程度上已经是基于人体寿命机制,人体其他机制一个阶段性的上限。

负熵研究院011研究所在秦裕不在的时候,研究进度可能会慢一些,

但并不意味着,就完全失去研究能力了。

负熵研究院011研究所大量研究团队,在持续投入了大量研究力量和研究资源,

依旧没有在延寿技术上做出新的跨越式突破,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此刻秦裕以熵名义拿出来的新延寿技术,

实际上也就是近段时间的研究成果,

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这些年,人类文明在生物,生命科学领域发展的基础。

或许,再过一两百年,011研究所也能够同样拿出新的延寿技术。

只不过,秦裕在这会儿,选择将这个时间提早了一些。

而秦裕决定,在这个时候拿出新的延寿计划,将人类文明平均寿命进一步大幅度拉长,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其实就和最开始第一世的时候,他选择研究延寿技术同样的原因。

随着人类文明科技发展,文明发展进入到‘深水区’,人类文明需要在技术更进一步发展上做出的努力,消耗的资源是倍增的。

诸如重核聚变这样的超级研究项目,动辄需要数代研究员的接力,才能够完成。

越往后,这种现象会越普遍。

而对于人们来说,一项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研究工作,能否在自己的人生中看到最终成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件事情。

此外,同样情况另一种表现是,

人类文明中,从高校毕业,取得人联中最高学位的平均年龄,

已经在这些年,从最初的三十多岁,四十多岁,增长到了超过五十岁。

这种现象并不是因为人类文明重新又再朝着堕化状态滑落,

在目前这个时代,整个人类文明社会的氛围还是很积极很活跃的。

对于将人类文明发展到一个更高文明等级的阶段,完全进入到河系级文明,人们还是有着足够的期望和动力的。

同时,人类文明中依赖智能机械的教育资源依旧是充足而饱和的,

教育研究院也在持续优化智能机械的具体教育方法。

人们进行选择学习研究的每个领域,实际上到现在也都还在进一步细分。

只是即便是这样,再进一步细分的一些领域中,人们需要掌握目前已有的知识,然后再已知知识的基础上,向未知继续探索,也需要更长的时间。

这还是叠加了熵剂和提升人体记忆力相关技术基础上的。

这些决定了,

到这个时候,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了更进一步增长人类平均寿命的需要。

进一步增长人体平均寿命对于文明发展的负面影响,已经被增长人类平均寿命的正向收益给覆盖过去了。

而对于秦裕自己来说,

或许在之前,他能够在一世的一百八十年时间里,拖拽着人类文明从人联前,智能时代前,进入到人联时代,

从母星文明阶段,一路狂奔到二级文明,恒星级文明阶段。

但实在是很难,在一百八十年时间里,再让人类文明更进一步,完全成为河系级文明。

这和智慧无关,纯粹就是精力不允许,他也没有办法将自己拆成一大堆,一个文明整体从二级文明再跃升到三级文明,涉及到的领域太过于庞杂了。

庞杂到,这些年人类文明总人口增加的情况下,带来的大量增加的科研人员,在被塞进无数细分领域的研究过后,似乎都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太饱和。

这种情况下,要是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还需要来回换几次身份,重建几次和人类社会的联系,对于秦裕来说多少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还不如,将人类平均寿命再拉长一点,以适应人类文明在当前时代的需要。

另一方面,

也和人类文明蠢蠢欲动的,更大范围内的航行有关了。

但秦裕暂时也不清楚,人类文明还将在光速范围内,亚光速的航行速度困多久。

光速,亚光速,对于宇宙来说,其实也实在是依旧有些慢。

即便不谈河系之间的航行,就是行星系之间的航行,从一个行星系到临近行星系可能也需要八九年,乃至于十几年的时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