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联纪元422年。
受人均预期寿命跨越式增长的影响,人联范围内,每年自然离世的人口数量暂时锐减。
动态调整每年社养局内出生人口的情况下,
人联范围内,每年人口总数的增加,依旧维持在3.5亿上下。
此外,可以预期的是,和首次以2611延寿针剂拉长人们预期寿命之后的情况一样,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相对于长达三百年的预期寿命,
人联范围内的社会平均年龄,将维持在一个相对很年轻的范围。
不过,虽然此刻绝大多数人们都还在感受着寿命再次拉长之后的自身和人类社会变化,
但此刻作为负熵研究院信息去噪所负责人的秦裕,也没有再继续过多关注熵类延寿针剂普及之后的事情,
他需要以熵类延寿针剂达成的目标,在熵类延寿针剂普及之后就完成了。
这会儿,更多已经将注意力转移回了信息去噪所进行的最大研究项目,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上。
……
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基本也是此刻整个负熵研究院,整个人联,投入研究资源最多,最重要的研究项目。
按照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自己划立的标准,从恒星级文明到河系级文明,从二级文明到三级文明。
人类文明在能源领域,无工质亚光速航行技术领域,均已经取得了突破,
此刻就差算力领域以及通信领域。
在算力领域,人类文明目前主要使用的算力技术,
依旧是在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进行算力技术交换交流之后,实现的碳基芯片与生物计算机结合的算力塔,
以及传统的,只能够解决一些特定问题的光量子计算机等几种算力技术共同使用,
在与斯托文明结束交流之后的这三百年时间里,
人类文明的相关算力技术也有迭代,比起三百年前,人类文明内的算力总和以及单一算力塔,算力单元能够提供的算力肯定都有不小的增长。、
但始终并没有能够达到人类文明想要的,那种类似于人类文明从智能时代前,到智能时代之后的飞跃。
通信领域的情况也是一样,从传统的电磁通信,到此刻的引力波通信,
人们感受到的终端通信从全息投影通信,再到虚拟现实世界登录。
文明内信息交换的形式一直都是有在变化,同一时间内,能够传递的信息量也是在增加的。
但,通信速度依旧被限制在光速以内的本质,在这些年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按实际来说,
此刻,随着人类文明整体体量,规模的膨胀,以及文明整体的发展需要,
人们对于更加强大算力,以及通信技术的需要可以说,一直都是迫在眉睫。
但偏偏,在这两项技术上,人类文明进展却一直都比较缓慢。
此刻,
秦裕在信息去噪所两个项目中,更多优先投入精力的,主要还是量子通信,或者说‘超光速通信研究’,
只不过量子通信研究,是这个超光速通信技术研究下,一直以来的主要方向。
理论上来说,量子通信能够实现的话,人类文明想要那种,特殊的,可以解决普遍经典问题计算的量子计算机也不会太遥远。
……
陵川城,负熵研究院总部,信息去噪所。
坐在一个人工湖边,秦裕看着被风吹拂着的,起着涟漪的湖面,独自思考着一些问题。
梳理一下过去数百年时间,人联在超光速通信研究上的历程,
排除掉一直有出现的一些细微的,细小的进展,就会发现,整个主要脉络异常简单。
在秦裕-人类-斯托大一统理论诞生之后,量子领域被统一到了新的大一统理论之下,
人类文明对于量子领域有了更加清晰而直接的认知,
也借此,人类文明曾经在地球与海王星轨道之间,建造起了第一对量子通信实验装置。
然后……然后就结束了。
人类文明在超光速通信,量子通信技术的研究上,基本上就止步于此。
从量子通信实验装置再往下,到真正实现量子通信,这一步就像是卡住了。
哪怕是这些年,人联,负熵研究院在往这相关研究项目投入了大量研究资源,
负熵研究院无数天才研究员们将毕生的精力都投入了相关研究,也更多只是解决了一些旁枝末节的问题,
量子通信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一直未曾得到解决。
人们也逐渐发现,想要实现量子通信,超光速通信,要比原本预想的困难许多。
不同于此刻已经实现的亚光速无工质航行,以及重核聚变能源技术越往后研究前路越清晰,
人们在对超光速通信,量子通信的研究过程中,是越往下研究,出现的疑问越多。
哪怕是对于秦裕的‘超级大脑’来说,
在直接参与到‘量子通信’的研究过程中,都感觉,这是一个很难完成的研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