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墟核心的暗光彻底熄灭时,冰原的天空正泛起鱼肚白。
楚寒和巧儿站在暖渊边,望着东方渐白的天色,掌心仍残留着七十二份暖的本源在流动的温度。他们的影子里,星陨齿轮与暖源灯的光交叠,映出七十二张温暖的笑脸——陈阿婆、王二牛、李招娣、老周头,还有末世里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
"寒儿,"巧儿突然拽了拽他的衣袖,"你看。"
顺着她的指尖望去,暖渊的水面上浮起片青铜残片。残片上的纹路与冰魄族古卷里的"双生守灯印"如出一辙,只是其中一半刻着"冰",另一半刻着"暖"。
"这是..."楚寒的声音发颤。
"冰魄族与人类的'暖约'信物。"巧儿的声音轻得像片雪,"三百年前,你娘和昭昭的娘用各自的本命灯封印归墟时,熔了两盏灯的灯芯铸成的。"
楚寒弯腰拾起残片。残片刚触到掌心,便泛起温热,像被谁轻轻捂过。他的识海里突然浮现出段画面:冰魄族祭坛上,大祭司捧着半块"冰"字灯芯,昭昭的娘捧着半块"暖"字灯芯,两人的指尖相触,灯芯迸发的金红与银白光芒交织成网,将归墟的黑雾挡在三百年外。
"原来..."楚寒的喉结滚动,"我娘和昭昭的娘,是拿命换的这盏灯。"
巧儿点头。她望着水面倒映的朝霞,想起昨夜在暖阁里看见的古卷补录:"双生守灯人,一冰一暖,灯芯相熔,可镇归墟千年。"
"可我们现在..."
"现在我们有了七十二份暖的本源。"楚寒打断她,指尖划过残片上的"暖"字,"这些暖,比任何灯芯都更坚韧。"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三骑快马从冰原深处奔来,为首的骑士裹着陈阿婆的蓝布围裙,怀里抱着个粗陶碗——正是陈阿婆今早新熬的枣粥。
"寒儿!巧儿!"陈阿婆的声音穿透晨雾,"村东头老李家的牛棚塌了,他孙女儿被埋在下面!"
楚寒和巧儿的脸色同时一变。他们转身时,星陨齿轮在巧儿掌心发烫,齿轮上的七十二道刻痕同时亮起——那是老周头、王二牛、李招娣...所有被记住的温暖的名字,此刻都化作力量,涌进他们的四肢百骸。
"走!"楚寒抄起冰烬剑,剑脊的金红光芒与暖源灯的银白光交融,在两人脚下凝成云桥。
巧儿紧随其后。她的灯芯白焰化作流星,在前引路,照亮了积雪下扭曲的牛棚木梁。
"在这儿!"王二牛的声音从废墟里传来。他的裤腿沾着血,正徒手扒开木板,"小囡...小囡在喊奶奶!"
楚寒的冰烬剑嗡鸣着劈开最后一块木板。下面蜷缩着个小女孩,扎着羊角辫,正是昨夜在暖阁里见过的末世幸存者。她的脸冻得发紫,却还死死攥着块发霉的面包——那是她最后的口粮。
"奶奶...我想吃热乎的。"小女孩的声音细若蚊蝇。
陈阿婆的枣粥碗"当啷"落地。她跪在地上,颤抖着摸向小女孩的脸:"奶奶给你熬了枣粥,可甜了..."
巧儿的灯芯白焰突然裹住小女孩。暖光所过之处,她的冻僵的指尖开始回暖,睫毛上的冰碴簌簌掉落。小女孩的眼皮动了动,突然抓住巧儿的手腕:"姐姐...你像我妈妈。"
巧儿的眼泪滴在小女孩手背上。那滴泪落在面包上,竟让发霉的面包冒出嫩芽——是陈阿婆的枣干、王二牛的糖霜、李招娣的鞋垫里的暖,在此刻发了芽。
"寒儿!"楚寒突然抬头。
归墟的方向,有团暗紫色的雾气正缓缓翻涌。雾气里,半块青铜灯的残片正在凝聚,灯芯的黑丝渗出腐蚀性的黑液,在雪地上烧出个焦黑的坑。
"是归墟的余孽。"楚寒的声音沉了沉,"它还没死透。"
巧儿的灯芯白焰暴涨。她将小女孩轻轻放进陈阿婆怀里,转身时,星陨齿轮在掌心发烫,七十二道刻痕的光连成星河,直通归墟方向。
"我跟你去。"她说。
楚寒握住她的手。两人的掌心都发烫,那是七十二份暖的本源在流动。他们望着远处翻涌的黑雾,突然想起暖阁里昭昭说的话:"暖灯不灭,归墟不临。"
"这次,我们不是一个人。"楚寒说。
巧儿点头。她的灯芯白焰与楚寒的冰烬剑共鸣,在半空凝成道光盾。光盾所过之处,黑雾被净化成银白冰晶,露出底下刻着的"人间暖阁"四个大字。
"原来..."巧儿的声音带着笑,"暖阁从来不在冰原,而在我们心里。"
归墟的暗雾突然剧烈收缩。黑丝触碰到光盾的瞬间,发出刺耳的尖啸,竟开始主动退散。楚寒的冰烬剑与光盾同时嗡鸣,剑脊裂痕中涌出的金红光芒,与光盾的银白光交织成网,将残余的黑雾彻底吞噬。
"不——!"
归墟之主的声音从雾气里传来,这次不再是哭腔,而是带着释然的叹息:"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力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