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些棉衣补丁摞补丁,看起来寒碜,但穿在身上,却暖到了心里。
就在宋军努力解决取暖问题的时候,朝廷那边终于有了消息。
不过,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原来朝中奸臣当道,他们不但不给宋军补给,还在皇帝面前进谗言,说赵翊拥兵自重,意图谋反。
皇帝听信谗言,派了一个钦差大臣来“视察”,实则是想找把柄收拾赵翊。
这钦差大臣一路耀武扬威地来到营地,见了赵翊,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赵翊,你可知罪?你在此地拥兵自重,耗费钱粮,还不快快跟我回朝受审!”赵翊气得满脸通红,刚想辩解,宗晴琳一把拉住他,笑嘻嘻地对钦差说:“大人,您一路辛苦了。您瞧,我们在这儿为了大宋,拼死拼活,哪有什么谋反之心啊。
您要是不信,在这儿多住几日,查看我们的日常,就知道我们的忠心了。”
钦差大臣本不想答应,可看着宗晴琳如花似玉的脸蛋,心里一动,就留了下来。
这几日,宗晴琳故意安排士兵们在钦差面前表现得格外恭敬,还拿出最好的食物招待他,每天陪着他四处查看营地情况。
钦差大臣渐渐发现,这宋军营地哪里像谋反的样子,分明是在艰苦环境下努力求生,守护大宋边疆。
他心里有些愧疚,可又碍于面子,不好直接改口。
宗晴琳看出他的心思,趁夜悄悄来到他房间,拿出一份详细的营地情况报告和士兵们的家书,含泪对他说:“大人,您看看这些,我们的将士们哪一个不是为了大宋,为了家中亲人在奋战。
您要是回去如实禀报,把我们这点希望掐灭了,大宋可就真的危险了。”钦差大臣深受触动,终于点头答应回去帮他们说好话。
解决了这个内部危机,宋军又能专心应对外部的金军了。
冬天的第一场雪落下时,赵翊站在营墙上,看着银装素裹的世界,心中感慨万千。
宗晴琳裹着一件破旧却干净的棉衣,走到他身边,轻声说:“翊哥哥,这一路虽然艰难,但有你,有大家,我觉得很幸福。”赵翊握住她的女人手,点头道:“没错,只要我们在一起,再大的风雪,也能挺过去。”
雪地里,士兵们和百姓们一起扫雪、堆雪人,欢笑声回荡在营地。
他们知道,春天总会来的,只要心中有希望,大宋的明天就会充满阳光,而他们,就是那守护希望的火种,在这乱世之中,熊熊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