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数日后,赵翊带着几位将领,身着素袍,轻车简从奔赴汴京。

一路上,看到的是繁华与衰败并存,京城内依旧歌舞升平,达官贵人的马车穿梭如织,可街边却有流民瑟缩、饿殍隐现。赵翊心中暗叹,大宋的病,深入骨髓,非得猛药不可医。

进宫面圣,宋徽宗高坐龙椅,蔡京等一干大臣侍立两旁。

赵翊等人行过大礼,未等开口,徽宗便开口夸赞大捷之功,言辞空洞。

赵翊拜谢后,直起身来,将前线实情、百姓疾苦、金兵威胁一一道来,言辞恳切,恳请朝廷增拨军费、支持整军、重视民生。

蔡京却上前一步,皮笑肉不笑:“赵将军,大捷自是好事,可也莫要危言耸听。

朝廷财用也不宽裕,这军费之事,还需从长计议。况且将军手握重兵,久驻边疆,也要防那拥兵自重之嫌呐。”

赵翊心中大怒,却强压怒火,看向徽宗,道:“陛下,臣等忠心报国,天地可鉴。

如今金兵虎视眈眈,若不早做准备,待其再犯,悔之晚矣。

臣愿受朝廷监督,只求军备充足,保大宋平安。”徽宗面露犹豫,目光在赵翊与蔡京之间游移。

朝堂上一时僵持,几位正直大臣站出,为赵翊发声,言及边疆危局、军人不易。双方唇枪舌剑,争论不休。

最终,徽宗勉强答应增拨部分军费,责令整顿军队需依国法、防擅权。

踏出宫门,虽未完全如愿,赵翊却知已争得一线生机。

他望向远方,心中默念:大宋,这一路艰难,我定陪你走过,哪怕荆棘满途,抗金之路,绝不回头……

回到军营,赵翊将好消息告知众人,又迅速投身忙碌。

整军继续推进,百姓愈发踊跃,民团初见雏形。

数月后,边境线上,一支全新宋军屹立,精神抖擞,目光坚毅,望着北方,静静等待金兵再次来袭,只待那号角一响,便用热血与生命,扞卫大宋每一寸山河,改写这飘摇国运。军民同心,如磐石之固,向着未知而艰辛的未来,踏出坚实步伐,书写属于他们的英雄史诗,哪怕史册未必尽书其功,青史留白处,山河永记,苍生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