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城的喧嚣与骚动,在赵翊的暗卫密报下,如同一幅清晰的画卷,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他的眼前。
赵翊坐在营帐之中,手中把玩着一份密报,眼神冷峻而深邃,仿佛能看穿这纷繁复杂的局势背后隐藏的阴谋。
自担任东京的总统领后,赵翊便依照锦衣卫的模式,精心训练了一支暗卫部队。
起初,这支部队只是为了保护他自己和重要的家人。随着他的职位不断攀升,手中掌握的部队日益壮大,他越发意识到,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与残酷的战争环境中,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他辛苦打拼得来的一切,不能因为自己的身死而付诸东流,他的部下、家人,都需要他的庇护。于是,暗卫的职责不断拓展,他们不仅要收集情报,更要在暗处守护那些赵翊视为重要的人物。
向后,这位温婉而端庄的皇后,在赵翊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他特地安排了一支五十人的暗卫队伍,时刻守护在她的身边。这些暗卫如同隐匿在黑暗中的影子,悄无声息地监视着周围的一切。他们的努力有了显着的成果,成功识别出王皇后及某些朝臣安插在向后身边的宫女和太监。不过,这些眼线暂时还未做出危害向后的举动,赵翊权衡之下,决定按兵不动,以免打草惊蛇。
他暗中下令,一旦这些眼线有任何威胁向后的行动,暗卫必须立刻阻止并将其逮捕,绝不能让向后陷入危险之中。
宗晴琳,赵翊的挚爱之人,她的安全更是赵翊最为关心的。
守护在她身边的,是一群与赵翊和宗晴琳一同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兄弟姐妹。他们武功高强,对赵翊和宗晴琳忠心耿耿。
宗晴琳在他们的保护下,如同置身于坚固的堡垒之中,她从未对自己的安全有过丝毫担忧。每次看到这些熟悉的面孔,她的心中都充满了温暖与安心。
宗泽和李纲,这两位大宋的肱骨之臣,也在赵翊的暗中保护之下。
十几名暗卫隐匿在他们的生活中,默默守护着他们。宗泽和李纲平日里忙于朝政与军务,丝毫没有察觉到这些暗中的守护者。他们依旧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殚精竭虑,奔波忙碌。而赵翊知道,他们的存在对于大宋至关重要,保护好他们,就是为大宋留住了希望的火种。
对于李邦彦等心怀不轨的朝臣,赵翊更是毫不懈怠。他派遣暗卫以各种身份渗透到他们的身边,密切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这些暗卫如同敏锐的猎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通过他们的努力,赵翊对李邦彦等人的行动了如指掌。他得知李邦彦曾多次秘密拜访皇太子赵恒,两人在密室中商讨,试图联合起来,想方设法解除他的兵权。赵翊得知这个消息后,非但没有慌乱,反而冷静地做出了一个决定——命令部队缓慢前进,好让李邦彦和赵恒有更多的时间去布置他们的阴谋。
他心中明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他要让这些敌人充分暴露自己的意图,然后再给予他们致命一击。
然而,赵翊的心中始终有一个疑问,如鲠在喉,让他难以释怀。赵恒,作为大宋的皇太子,本应谨言慎行,低调行事,好好守护自己的太子之位。
可他为何要与朝臣勾结,参与到这场针对自己的阴谋之中呢?赵翊不禁想到,徽宗若是知道此事,会作何感想?自己身为全国兵马大元帅,为大宋立下了赫赫战功,赵恒却联合他人对自己进行打压,这实在是令人费解。赵翊深知历史上的宋钦宗,也就是眼前的赵恒,是导致 “靖康耻” 的罪魁祸首,他对赵恒的无能和昏庸深感反感。
但在当下,他并未将这种情绪表露出来,他与赵恒之间,似乎也没有太多直接的交集。他不禁疑惑,难道赵恒仅仅是听了某些人的片面之词,就对自己这个手握几十万大军的统帅产生反感,进而实施打击吗?这绝非英明之举,在赵翊看来,这恰恰是最大的昏庸无能的表现。
赵翊站起身来,在营帐中缓缓踱步。他的脑海中思绪万千,各种念头如潮水般涌来。他想到了自己这些年为大宋所做的努力,从初入军营时的青涩少年,到如今统领千军万马的大元帅,他历经了无数次的生死考验,每一场战斗都倾注了他的心血与汗水。
他为了保卫大宋的疆土,抵御外敌的入侵,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可如今,在朝堂之上,却有人对他心怀叵测,妄图剥夺他的兵权,将他置于死地。他不禁感到一阵心寒,但同时,心中的斗志也被彻底点燃。
“我赵翊,绝不会轻易被你们打倒。” 赵翊低声自语,声音中充满了坚定与决心。他深知,自己面临的这场斗争,远比战场上的厮杀更为凶险。在战场上,敌人是明面上的,而在朝堂之上,敌人却隐藏在暗处,随时可能给自己致命一击。
但他毫不畏惧,他有自己的信念,有自己的力量,他要为自己正名,为大宋的未来而战。
他想起了宗泽和李纲,这两位与他志同道合的前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