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之后,我和宋悦每天都缠着师父教新的案例。
有时在晨雾未散的竹林里推演,有时在繁星满天的庭院中辩论。
师父总说:"奇门遁甲不是迷信,而是古人观察自然规律的智慧结晶。就像这北斗七星,看似固定,实则每年偏移0.5度——"
说到这里,他忽然指着天际的银河:"唐坤,你看那紫微垣的三颗星,此刻正在迁移。记住,万物皆在变化之中,只有把握阴阳平衡之道,才能趋吉避凶。"
宋悦托着腮问:"师父,既然奇门这么厉害,能算出明天会不会下雨吗?"
"当然可以。"师父从袖中取出铜钱,"但更重要的是——"他忽然将铜钱抛向空中,"你们看,铜钱落地的瞬间,阴阳已分。就像人生,看似充满变数,实则早有定数。"
铜钱在石桌上骨碌碌转了几圈,最终正面朝上。
师父神秘一笑:"明日申时,会有贵客临门。"
第二天清晨,我正用手机刷着本地新闻,突然被一条推送吸引:"考古队在城郊发现明代古墓,出土罕见罗盘。"
配图里那青铜罗盘上的二十八宿纹路,竟与师父书房里的古物极为相似。
"唐坤,把《遁甲符应经》第三卷拿来。"师父的声音从后院传来。
我抱着泛黄的线装书过去时,看见他正用激光测距仪测量院中的槐树。
树干上贴着NFC标签,扫一下就能显示年轮数据。
"现代科技与古法结合,方能精准推演。"师父将数据输入平板电脑,九宫格界面立刻生成三维模型。
宋悦举着AR眼镜在旁补充:"天芮星临九宫,对应东南方有磁场异常。"
这时,院门突然被按响门铃。
监控屏里出现个穿连帽衫的年轻人,胸前挂着专业相机。
"我是《周易研究》杂志的记者,想采访张逸风大师。"
他出示的证件上,杂志社地址正是昨天算出的东南方位。
师父笑着打开院门:"申时贵客,果然准时。"
年轻人进门时,我注意到他左手腕戴着黑曜石手链,这是典型的化解天芮星煞的风水配饰。
看来他不仅懂行,还做了准备。
"听说您能用奇门遁甲预测考古发现?"记者掏出录音笔,"最近出土的罗盘与《烟波钓叟歌》中的记载有何关联?"
师父示意我取出笔记本电脑,调出卫星云图:"你们看,古墓位置正好在震宫生门位。震为雷,主破土;生门属土,对应考古发掘。"
他点击地图上的等高线,"此处龙脉呈'游龙吸水'格局,罗盘应是镇墓之宝。"
宋悦突然指着屏幕惊呼:"师兄快看!考古队队长的八字与开门星同位,今天酉时必定有重大发现!"
她调出的紫微斗数盘上,开门星正与流年太岁形成三合局。
记者听得目瞪口呆,突然掏出张泛黄的图纸:"实不相瞒,这是我家祖传的奇门遁甲残卷。您看这个'玉女反闭局',为何总与现代建筑风水冲突?"
师父接过图纸,用3D建模软件快速还原局象:"问题出在暗干转换。古代建筑坐北朝南,现代住宅多为东西向,九星飞布时需调整..."
他边说边在屏幕上演示,AR投影将传统九宫格与现代户型图完美叠加。
交谈间,我注意到记者手机屏保是张奇门遁甲局盘,惊门正对着他的工位位置。
"您最近是不是常遇口舌之争?"我指着屏幕问,"惊门属金,对应兑宫,建议在办公桌西北方放置水晶簇。"
记者猛地站起:"太准了!编辑部总有人质疑我的报道。"
他掏出手机查看日历,"今天申时正好要开选题会..."
师父递给他张便签:"用这个方位坐向,配合丙奇加生门的吉格。"
便签上工整写着:"丙奇落离宫,生门在艮八,坐东南朝西北。"
送走记者时,宋悦突然指着院角的监控摄像头:"师父,申时已到,考古队那边会不会..."
话音未落,手机同时收到推送:"明代罗盘惊现奇门遁甲阵图,专家称与《周易》失传分支有关。"
师父笑着打开保险柜,取出块造型奇特的陨石:"该让它重见天日了。这块陨石上的纹路,正是《遁甲天书》中记载的'九星连珠'局。"
月光下,陨石表面的纹路突然发出微光,在地面投射出旋转的九宫格。
宋悦的AR眼镜捕捉到异常光谱:"这...这是量子纠缠态!"
"古人早已发现时空能量的奥秘。"师父将陨石放回保险柜,"明天带你们去考古现场,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考古现场的警戒线外,无人机群正在进行三维建模。
我戴着AR眼镜,将实时影像与《遁甲符应经》中的"九宫飞星图"重叠。
古墓入口处的惊门方位突然闪烁红光——这是能量异常的预警。
"唐坤,带宋悦去东三宫方位。"师父的声音从耳麦传来,"那里应该有古代术数师设置的'八门金锁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