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 第444章 她或许真会忐忑不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4章 她或许真会忐忑不安

宝钗轻轻点头,继续低声说道:“哥哥和薛家考虑捐献一半的资产……”

即便如今宝钗的父亲已故,薛家的地位有所下滑,但其财富在整个四大家族中仍首屈一指。

即便将贾家、史家、王家的财产相加,也难以企及薛家的雄厚财力。

不过若论爵位与官职,薛家显然逊色不少。

得益于楚稷的支持,薛家的商业版图愈发庞大,已成为大乾国屈指可数的大商家。

如今竟提出要捐赠半数家财,这令楚稷颇感意外。

他与宝钗之间的感情纯真无瑕,以往让薛家出资并非为了利益,仅是希望薛家能彻底依附于自己。

然而这些钱对薛家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为何此刻忽然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

七一三

楚稷眉头微蹙,宝钗赶忙解释:“哥哥这么做并非因为稷哥哥被册封为太子。

母亲只是想为哥哥铺平前路,毕竟哥哥……”

楚稷的神情稍缓,问道:“舅舅的用意?”

宝钗无奈地点了点头,说道:

接到舅舅的信后,母亲才做出了这个决定,我猜测是舅舅劝说了她,让她有了这个勇气。

无论是今生还是前世,拥有的财富并不等于能随时动用的财产。

以薛家为例,他们虽有千万两家产,但其中至少三分之一被锁在商铺和货品中,无法立刻变现。

另外三分之一则是可以流动的信贷资金,这是一种行业惯例,商家间的信用可以直接当作货币使用。

例如楚稷购买商品时,若无现银即可赊账,这笔账目还能转让给他人,只要各方认可其价值,它便能在不同商户间流转,甚至最终又回到楚稷手中。

这意味着即使是像薛家这样的富裕家族,其手中的现银也不过是总资产的三分之一或更少。

即便如此,这一数额已远超普通县份所有居民的总财富。

楚稷思索片刻后问宝钗:

“这笔银子该捐给谁?皇室、朝廷,还是用于赈灾?”

宝钗摇头轻声回答:“稷哥哥决定就好。”

楚稷无奈地揉了揉额头:“这倒是个难题,我竟因银子太多而烦恼。

具体数额确定了吗?”

身为太子,楚稷必须保持清廉形象,因此这笔钱即便来自薛家,也不能经他手处理。

最理想的方式是由户部直接分配至冶造局及急需拨款的部门,再由朝廷对薛家予以表彰。

尽管过去一年楚稷忙得不可开交,大乾国运看似平稳,但实际上国家依然面临严重的财政短缺。

十年来的自然灾害与社会动荡,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来修复土地、稳定物价、救助灾民、安置流民以及鼓励人口增长。

若非楚稷承诺三线作战均为速战速决,太上皇和雍和帝绝不会同意出兵。

楚稷皱眉,将宝钗拉到一旁低声问:“薛家怎会有如此多现银?”

即便薛家富裕,也不应有这般巨款。

大乾去年赋税不过七千多万两,薛家突然拿出这么多,实在令人意外。

宝钗微笑回应:“确实不易,但母亲已变卖部分丰字号店铺与田产……”

楚稷愣住片刻,感慨道:“姨母真乃巾帼豪杰,替我向她致谢,此功劳必奏报圣上。”

当前大乾财政紧张,不仅需填补冶造局开支,还需支持春耕与救灾。

去年税收仅够维持,若得这笔近三千万两银子,户部定会欣喜不已。

楚稷安慰宝钗:“薛蟠之事交由我处理,薛家前景必然光明。”

这并非选择,而是薛姨妈的明确要求。

她此举无疑是为宝钗与薛蟠谋福祉,同时也因薛蝌即将调回京城而对家族未来充满期待。

这笔钱亦能让宝钗日后更为从容。

宝钗靠近楚稷耳边轻声提议:"稷哥哥,要不要留些私下的东西?我有办法。"

楚稷无奈笑道:"不必如此,倒是你若真能留,那才是我想要的。"

宝钗瞪了他一眼,娇态尽显。

楚稷心思微动,低语:"要不让薛蝌先回去,你和琴妹妹留下赏菊如何?"

"胡说!" 宝钗明白其意,脸顿时通红,慌忙离去。

楚稷暗自一笑:"总有机会的。"

肃王府,肃和堂。

黛玉见楚稷招手,周围姑娘们偷笑,她虽轻哼一声,仍款步走近。

"何事非得此时找我?" 黛玉脸颊因刚与湘云嬉戏而泛红,额头还挂着汗珠。

楚稷取帕为她擦拭,眼中满是温柔:"想你了。"

"胡言乱语!"

"是真的想念,册封大典时就想你了,那时想着将来册封太子妃,你会是什么模样。"

黛玉羞涩难当,脸颊愈发绯红。

"你总是哄我开心,我才不信呢!"

"那册封时要不要我陪着?我担心你紧张到落泪。"

"瞎说!我才不怕,别取笑我了。"

黛玉反应过来是在玩笑,跺脚转身欲走。

今天楚稷册封太子的典礼虽然复杂,但册封太子妃时流程类似,同样繁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