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后正了正假发,确保它稳固地贴合,然后转过身。巨大的裙摆随着动作笨拙地晃动了一下,他伸手随意地拎了拎,动作竟显出几分习惯成自然的流畅。“走了,顾导该喊魂了。”
舞台的灯光彻底统治了这片夜空。
巨大的射灯光柱刺破黑暗,交汇在红丝绒铺就的舞台中央,形成一片耀眼的光之岛屿。
台下是黑压压攒动的人头,无数双眼睛反射着舞台的光,汇成一片无声闪烁的星,晚风掠过操场,带来青草和远处行道树的气息,也带来台下压抑不住的兴奋低语。
报幕声透过音响洪亮地响起:“下面请欣赏,高二(三)班带来的敦煌舞——《丝路花雨》!”
悠扬空灵的古乐流淌而出,电子合成器模拟出的箜篌与琵琶声,奇异地融入了夏夜的晚风里。
灯光骤然变幻,朦胧如大漠烟霞的光晕温柔地笼罩舞台。
十五道身影在光中浮现,湖蓝、杏黄、胭脂红……丝绸的华彩在专业灯光下流淌、变幻,金线银线随着少女们最细微的动作闪烁跳跃,臂弯间的披帛被晚风轻轻托起,如同真正的飞天羽翼,在光晕中舒展、飘荡。
江见夏站在光区的中心。
她能感觉到无数目光的聚焦,能听到自己胸腔里沉稳有力的心跳,以及随着呼吸轻轻震颤的、缀在裙摆和手腕上的琉璃珠与铃铛发出的细微清响。
那声音像无形的丝线,将她与这身华服、这支舞蹈、这片舞台紧紧相连。
她舒展手臂,指尖延伸向无尽的夜空,湖蓝色的衣袖滑落,露出莹白的小臂。
追光灯如影随形,温顺地包裹着她的轮廓,她旋身,腰肢柔软而充满力量,杏黄色的长裙和胭脂红的披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骤然铺开,如同夜色里骤然盛放的巨大莲华!
裙摆上的琉璃珠将光束切割、折射,碎成无数跳跃的金色星子,随着她的旋转泼洒开来。
没有滑落,没有滞涩,只有丝绸与风共舞的流畅韵律。
每一个点翻,每一次反弹琵琶的定格,都精准地嵌入音乐的节点。
台下那片闪烁的星海,在她眼角的余光里,化作一片流动的光河,汗水沿着额角滑落,带来微痒的触感,随即被晚风温柔地拂去,只留下一种奇异的、近乎飞翔的通透感。
掌声在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骤然爆发,如同积蓄已久的潮水,热烈地拍打着舞台的边缘。
江见夏微微喘息着,和伙伴们一起谢幕。
弯腰的瞬间,她瞥见前排观众席里,观众正用力地挥舞着手臂,嘴巴一张一合,看口型是在激动地不知道在喊什么。
她直起身,嘴角弯起一个真实的弧度,脸颊因为运动和兴奋而滚烫。
舞台灯光暗下,工作人员在黑暗中迅速更换布景。
几个节目后,报幕声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接下来,请欣赏高二(七)班带来的经典戏剧片段——《罗密欧与朱丽叶》!”
哄笑声几乎是伴随着报幕词同时炸响的。
显然,林予冬反串朱丽叶的消息,早已全校皆知。
灯光再次亮起时,舞台已被布置成简化的维罗纳风貌。
巨大的、用硬纸板和颜料精心绘制的“凯普莱特家阳台”矗立在舞台右侧,上面甚至还点缀着几朵歪歪扭扭但色彩鲜艳的玫瑰花。
周嘉阳扮演的罗密欧穿着那身深蓝色宫廷男装,正站在“阳台”下,一手按在腰间,那里挂着一把显然是扫帚柄改造的佩剑,另一只手夸张地捂在胸口,用一种刻意拔高的、带着舞台腔的语调开始了他的独白:“啊!轻些!那边窗子里亮起来的是什么光……”
他的表演带着一种用力过猛的浮夸,台词也因紧张而略显磕巴,引得台下又是一阵善意的哄笑和口哨声。
就在这喧嚣的顶点,一个身影缓缓出现在“阳台”之上。
酒红色的华丽宫廷裙在顶灯下泛着幽深的光泽,改良后的轮廓勾勒出修长的身形。
浅亚麻色的长卷假发垂落肩头,在强光下流淌着柔和的光晕。
林予冬微微倚着那纸糊的阳台栏杆,巨大的泡泡袖堆叠在手肘处,他微微垂着眼帘,长长的假发睫毛在眼下投出淡淡的阴影,姿态自然而松弛,带着一种排练磨合后沉淀下来的韵味。
晚风比先前更大了些,调皮地撩动他颊边的假发卷和裙摆边缘的蕾丝。
台下瞬间安静了许多,无数目光聚焦在这个荒诞又莫名和谐的身影上。
他开口了,声音透过别在领口的微型麦克风清晰地传遍操场,不再是周嘉阳那种刻意的戏剧腔,而是清朗、干净,带着少年人特有的质感,却又奇异地融入了朱丽叶少女的憧憬与忧愁:
“你若是我的眷属,请否认你的父亲,抛弃你的姓名吧……”
他的目光投向台下那片模糊的星海,又像是落在更远的虚空。
没有夸张的表情,没有刻意的忸怩,那份属于角色的天真与热烈,仿佛自然而然地从他沉静的语调里流淌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