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 > 第84章 江南大水,王阳明天降大任,监国送水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4章 江南大水,王阳明天降大任,监国送水泥!

三天后的早朝。

百官们对于新上任的一个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还是很好奇的。

一听是一个叫王阳明,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家伙。

都有些纳闷。

这真是殿下亲自提拔上来的?

不说学富五车,一定知识渊博吧?

怎么一点名气都没有!

没有文化,可坐不稳这都察院御史的位置。

还是左佥都御史!

朱瞻墡专门为文武百官们介绍了一番,

为大家引荐了王阳明。

这个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在说王阳明是他的人。

也算是为王阳明站台了。

对于刚被清理了一波的都察院来说,安排自己的人来掌控都察院,也是合情合理。

百官们现在连新政都阻止不了,更别提是阻止监国要安插自己的心腹了。

王阳明朝着诸位大人们拜了一拜后,

也位列朝臣之中。

正式开始参与今天的朝会。

今天的国事。

讨论的是各项税收的问题。

还有前线军费的拨款。

朱高炽身为太子,自然觉得要省着点花,哪怕如今国库如此充盈了,他依然觉得要节俭才能富国。

不过现在监国的乃是朱瞻墡,所以前线的军费那是拨得足足的。

要十块给一百,要一百给一千。

除了这件事之外,那就是关于《赤脚医生手册》的推广宣传问题。

还有一些其他的国事。

不过都是可以按照朝廷以前的惯例,可照旧行事的政务。

这些都是不需要朱瞻墡亲自过问的。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

于谦还在领着纪检委进行严厉的反贪腐行动。

而且因为多了一个王阳明的参与。

这就使得都察院的职能恢复了。

二者合力之下,又抓出来了不少贪赃枉法之辈。

这些都是大明朝的硕鼠。

杀一只都能肥一波国库。

王阳明很快也跟于谦成为了好友。

英雄相惜。

名臣的脾气总是能意气相投的。

没过几日,朱棣的信就送到了京城。

其中还有前方大捷的好消息。

一时间,举国上下,民心大盛。

普天同庆的好时候,朱瞻墡也很懂得远程拍一拍自己这个皇爷爷的马屁,所以连夜在京师举行了一场烟花秀。

花小钱,办大事。

有助于提高民族自信心。

厉害了,我的国。

同时,锦衣卫的人马也昼夜兼程,奔赴山西。

他们要做的就是跟当地官府一起,将李章的十族给灭了。

一般九族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姥族二。

不过既然是十族,自然加了一个友族一!

李章的朋友:“喂我花生!喂我花生呀——!”

朱棣的诛十族,可以说是要将李章的亲朋好友,族中所有的老女老少都给杀到一个不剩。

真正意义上的斩草除根。

连流放的机会都不给。

上至祖宗,下至孙子。

凡是沾亲带故的,哪怕是友人,都要全部抓了处死。

这就是朱棣的诛十族。

龆龀不留!

朱棣本身就是造反起家的,自然对于敢于谋逆的人,那是重拳出击,一个不留。

大明朝此时是蒸蒸日上。

而山西一省,那是血流成河。

一大早。

朱瞻墡就领着乔装打扮的孙若微跟丁白缨,微服在京城闲逛。

这样岁月静好的日子。

还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而就在街上的时候。

一匹插着令旗的官驿快马,正沿街疾驰着,马上八百里加急的传令兵,在不断大喊,

“——让开让开!八百里加急!——江南决堤!大水!大水!”

沿街的百姓们,纷纷退避三舍。

同时每一个都是面露吃惊之色。

江南发生水灾了?

这可是大事!

正在街上的朱瞻墡,神情大变。

——不妙!

……

朱瞻墡急忙返回宫中。

此时正值下午时分,临近傍晚。

朝臣们早就下班了。

更何况今天不是上朝的日子。

连各部衙门值班的大人们,也就只有几个。

一到宫中,来到御书房,朱瞻墡就让总管太监火速召集群臣,让他们来御书房商议江南水灾之事。

半个时辰不到。

御书房外的大殿内,站满了满朝文武。

殿内站不下,就站在殿外。

每一个也都显得忧心忡忡。

自古水患都是大事。

更不用说,还是江南发大水。

江南可是最重要的经济区!

——那是大明的税收重地!

任何一点儿天灾,都会使得朝野动荡,天下不安。

朱瞻墡在殿内着急地来回踱步,他的手中捏着一份八百里加急,面上难掩愤怒地大吼,

“决堤?工部是吃什么的?混账!”

“工部尚书何在?给孤滚出来!”

“看看你们干的蠢事——!”

工部尚书颤颤巍巍地走出来,他吓得直接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