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殿下。”
孙若微莲步轻盈,款款走来。
“若微,这段日子多亏你陪着我娘。”
“奴婢不敢,这都是奴婢该做的。”
孙若微行礼如仪。
大大方方。
“大哥,走之前,什么都没有留下吗?”
朱瞻墡想到了兄长朱瞻基。
出声问道。
太子妃听到朱瞻墡提到大儿子,神情也是一阵忧心。
朱高炽抱着猫,走过来说道:
“你大哥是你们之中最为年长,而且他比你们都勇武,他去战场正合适!更何况跟着你爷爷,你爷爷能照顾好他的,你大哥留在京城,也是跟着那些世家小子们厮混,不如这样出去历练一番……”
“明白了爹。”朱瞻墡见母亲难过,主动靠过去,抓起母亲的手,讨好道:“娘,走,今天咱们一起吃饭,儿子可是饿了。”
“好,好好!娘亲自给你下厨。”
……
三日后。
王阳明接到了监国殿下批阅回复的奏折。
当即就甩开膀子,大干特干。
得到了朝廷的支持,自然是要放开手脚。
朝廷已经要划拨特别的预算,来建这昆山大坝,
他王阳明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大干快上就是了!
王阳明让官府贴出告示。
又开始征召民夫。
如果要做这样的工程,如今的工人远远不够。
“大人,神机营带着大炮跟火药来了。”
“请他们进来,大坝需要在最近开始修建,正好工部几位大人在,我们可以一起好好商议一番。”
连续几日。
决堤口跟两侧的堤坝,上面的水泥都已经干燥了。
水泥一干,大雨也来了。
不过所幸,大家早有准备。
所以并未造成太大的伤害。
至于昆山水坝的修建,
也正式提上了日程。
次日。
下午时分。
泄洪口的位置,工部带着人,在这里将留出来的泄洪口开始封堵起来。
他们在一层层地打地基和稳固河床。
最后用水泥浇灌。
继续这么层层叠叠的交互,一直向上。
他们得赶在下次大雨来之前,将预留的泄洪口全部都给封堵上。
——这是在跟时间赛跑。
入夜。
泄洪口的位置还在赶工干活。
四周都是点满的火把跟篝火堆。
他们在将最后一层的水泥,给反复压牢。
上面还铺着一层紧密的木板。
他们用拉着重物的马车,来回在上面奔跑。
王阳明就在不远处,望着这一切。
活还没干完,
他还不敢睡下。
……
瀚海。
北方居延海的区域。
居延海虽然带了一个海字,但其实是一片很大的戈壁荒漠。
这里中间的区域,有一大片很大的绿洲。
这是整个居延海区域内,唯一可以补充水源的地方。
朱瞻基领兵出击,一路上都是狂奔。
终于在深夜,来到了居延海。
他们的脚下就是荒无人烟的戈壁滩。
朱瞻基翻身下马,望了一眼天上的月亮。
他顺着找到了北斗七星。
最后确定了时辰和方向后。
才派出一队轻骑斥候火速出去侦查敌情。
一个随行的副将,上前来,说道:
“长孙,按照时辰来看,我们距离那股鞑靼骑兵一定不远了。”
“嗯。”朱瞻基闻言点头,“是呀,可是却没有见到任何一点儿火光和人影,远处也没有一点动静,这可不对劲。”
兵贵神速。
朱瞻基赶来的时候,全程快马加鞭。
一定是远远赶在敌人前头来到居延海的。
可现在,他居然看不到远处有一丁点儿火把的星火。
这让朱瞻基有些担心。
就生怕敌人,早了他们一步!
已经越过了他们,离开了居延海。
如果真是这样,他们不只是扑了个空。
甚至还给主力部队带去了威胁!
随行的副将,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他先是观察了一番居延海的四周,特别是那绿洲湖泊左右的草地,最后,才回来,给朱瞻基高兴汇报道:
“长孙勿要忧虑,敌人还未经过居延海,四周没有马匹嚼草的痕迹,再者说,他们是沿着居延海的北方,是从沙漠的一侧绕行过来的……,”
“而我们直接是穿过了亦集乃,越过了古城,直接从亦不剌山翻过来奔袭的居延海,我们走的就是一条直线,这一南一北,我们的路程反而比他们要短一些。”
“——更不要说,这一路上,我们就没停过。”
听到副将的话,朱瞻基心下大定。
“如此甚好——!”
见长孙宽心后,这个副将又笑着,解释道:
“长孙有所不知,鞑靼的马都是蒙古马,这类的马本来速度就比不过我们西北的战马;蒙古马的优势是耐力好,身材较低,很适合长途作战,而我们西北的战马,赢在速度和身材高大,最适合冲撞,奔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