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与妻侯 > 第29章 巧合与怀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跑了?”王炳大吃一惊,看了一圈,把目光定在秀眉微蹙的女子身上,问道,“这算逃兵吧?”

“要看他们出身。”温清宁提裙跨过门槛,顺手倒了杯冷茶,正要喝,察觉到沈钧行的眼神,手一转换了方向,“侯爷请用。”

沈钧行接过浅浅吃了一口,转头吩咐:“去提壶热茶。”说罢,捏着茶杯径直走到书案后坐下。

温清宁望着他那堪称冷酷的五官,唇角微弯,继续说起方才的话题:

“长安的差役多是良民出身,大多是世袭,名字身份在吏部皆有登记,不得擅离职守。但有些差役是贱籍出身,这一种不需要登记,领钱做事。”

沈钧行点点头,看向那两名护城卫:“方科怎么说?”

“方县令只记得有这么两个人,确实是贱籍出身,一个叫甘二宝,一个叫高飞,是库县尉专门寻来抓贼的,平日里跟着库县尉住在吏舍。因这两人确实帮忙破了几个窃盗案,方县令就没多管。”护城卫回道。

“那二人住处属下已经去过了,除了铺盖和两件破衣裳,什么也没留。”另一个护城卫接话道。

沈钧行听罢思忖片刻,吩咐道:“画像通缉,理由是偷盗县库。调些差役去街上搜人,让他们装装样子即可,你们在暗处盯着那些泼皮无赖,这帮人胆大心黑,又有自己的路子,闻着味不会不心动……关崖,这事你带人盯着,记得多带些人手,别吃了阴招。”

“侯爷放心,属下晓得。”

关崖带人离去,另有一人送上一壶热茶后便守在门外。

沈钧行示意温清宁和王炳可以开口。

王炳便将下午踏入归义坊后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复述了一遍,接着把从林家那得到的名单呈了上去:“这是温仵作让我问的,上面都是买过林家自制香味茶麸饼的人家。”

薄薄的一张纸上记着十来个人家,沈钧行一眼扫过,当看到一户耿姓人家时,目光一顿,旋即看向那两手捧着热茶的女子。

温清宁接收到他的眼神,慢条斯理说道:“这些茶麸饼虽然不是阳羡茶的味道,但是能证明这几户人家都是接触过、甚至家中有人使用过阳羡茶的茶麸饼。

“主子用什么,或者喜欢什么,想进步的婢女们自然会往主子的喜好上靠,用不了阳羡茶的,可以用桂花、用牡丹、用芍药。”

沈钧行又扫了眼纸上的耿姓人家,手指轻点后面的住所,沉声道:“所以你想从这些人家入手?”

温清宁望着他皱起的眉心,眼眸转动瞥一眼放在书案上的名单,沉默几瞬,忽然反问道:“是怕牵扯出什么麻烦事吗?”

沈钧行神色微讶,没想到她会这么敏锐:“为何这么说?”

“这几起案件的受害者都是举子,却又不是什么有名气的举子,但他们又都长得不错。”

温清宁轻轻转着手上的茶杯,语调有些飘忽,“有些人有别样的爱好,有些人喜欢利用这些爱好,还有些人喜欢弄出些新奇的玩法,得些人脉把柄,为以后谋些方便,不新鲜但好用。”

她垂下眼眸,盯着杯中的水波,迟疑许久,还是将心中的想法继续说了出来。

“现今的科举风气并不好,各州县选拔推举学子到长安科考,但那些人来了就会发现,不是有才学就能‘登龙门’的。只一个‘求知己’寻门径就拦下了不知道多少人。”

王炳不由得露出几分深思,就和他们这些行伍出身的将士一样,跟错了人任你军功再多,也是为他人做嫁衣。

沈钧行想起下午在路上碰到的几个“求知己”的举子,脸色瞬间变得铁青,语气冷沉:

“这案子是圣人下旨交办,就不必怕牵出来什么麻烦,怕也该是那些心思不正的人。王炳,你带人去盯着,不要打扫惊蛇。耿守度那边你亲自去,府中来往尽数几记下。”

王炳应声领命离去。

温清宁却听得心头大震,犹豫几息,压低声音问道:“是那个武库署令耿守度吗?”

武库署负责保管武器兵械,署令是从六品。

沈钧行看到她那谨慎小心的样子,哑然失笑:“不需如此,门外有人把守。”话锋一转,“你知道这个人?”

温清宁“嗯”了一声:“听阿耶说起过,说耿署令是一位妙人。”

顿了顿,她偏头看向坐在书案后凝神细听的男子,“侯爷似乎不太熟悉京里的这些人?”

沈钧行笑着颔首没有否认:“我年初才正式回京,能对的上人,至于内里不清楚,不过也不要紧,本侯只要认得圣人一人即可。”

温清宁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抿了抿唇说道:“我来长安后听说了一件事,耿署令又帮着独女和离了。”

“又?”沈钧行微扬。“难不成先前已经和离过一次?”

“是第三次。”

温清宁的回答让沈钧行瞬间沉默,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三次啊,倒是个疼爱女儿的。来人,通知王炳,让他转派一人盯着那位耿娘子!”

“喏!”

门口紧接着响起脚步离去的声音。

沈钧行瞥见放在桌子上的竹篮开口道:“温仵作,这积福寺定的菽乳是否和举子案有关?”

“实不相瞒,菽乳和案子的关系我没有直接证据,只是一种直觉猜想。”温清宁起身行礼。

“无妨,尽管直说。”说着,沈钧行一面抬手下压示意她坐下说话。

温清宁斟酌道:“库县尉给的文书中特意点明了师兄在长安的落脚地是积福寺,周家的菽乳也是积福寺定的,库县尉也喜欢去举子们爱去的三曲。”

“温仵作,也许只是巧合?”沈钧行说道。

温清宁目光炯炯地看着他,一字一句道:“侯爷,频繁的巧合等于背后必然的联系。”

沈钧行直直回望,突然发问:“温仵作,对那位南曲的郑娘子,你是否也在怀疑什么?”

温清宁面色一滞,不由得移开了视线,眼帘低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