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与妻侯 > 第42章 有一言相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温清宁两手拢着银铤,点了点头,将明智法师的事说了一遍。

“既然这般能耐,他原本的寺庙又怎么会开不下去。”沈钧行一下子点出其中的关键。

“我也是这么想,所以想去客堂翻翻他的度牒。”温清宁说出她的打算。

沈钧行沉思片刻,摇头否定:“你在那里做居士,没有任何理由光明正大的去翻看他的度牒,若是偷看,被抓到反倒不好。这事交由我来办,祠部司应该会有记录。”

祠部司属于礼部,负责祭祀、天文、卜祝、医药及僧尼簿籍等事,明智在积福寺挂单,按规矩要在祠部司做备案。

“那这事就托付给侯爷了。”温清宁眉眼弯弯,脸颊上的梨窝再现,“我还要赶去积福寺做早课,便先走了。”

沈钧行略一颔首,目送女子离去,直到袍袖纷飞的身影在视线里彻底消失,才收回目光翻身上马,对身后的护城卫说道:“你们回去换岗休息。”说罢调转方向朝礼部走去。

-------------------------------------

因路上说话耽搁,温清宁到积福寺的时候比昨日晚了一些,等了好一会儿不见许二娘的身影,便往先进去做早课。

直到早课结束,众人去吃早饭时,许二娘才姗姗来迟。

她走到温清宁身边,不等她发问,小声解释:“我家婆昨夜受了风,早起嚷嚷着头疼,扯着我给她揉了好一会儿才肯放我出来。”

温清宁不置可否,瞥向她胳膊上挎着的篮子,里放着针线鞋底和深色的布头。

注意到她的动作,许二娘下意识把篮子从挎换成了拎的动作,避开温清宁的注视,“你还没嫁人,不晓得做人媳妇的不容易,除了把住自家男人的心,还有处处时时德捧着他的家里人,只要有一样没做好,那就是全家的罪人……”

温清宁听她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一遍又一遍强调她婆母今日头疼才让她迟到的事,无奈又困倦的抬手遮唇小小的打了个哈欠:“嫂子,有些事不必反复说,真的只说一遍不会成为假的,假的说上一百遍也做不了真……吃早饭吧,等会儿我还要干活。”

许二娘瞬间消声,表情讪讪,支支吾吾了好一会儿才说实话:“我今儿没起来……定的时间太早了,比上值早了太多,回家的时候也比往日晚,家里又有许多事要做……”

“这事是我考虑不周,嫂子便按上值的时间来吧,少那么一两个时辰想来也出不了什么事。”温清宁说完就便开始吃饭。

许二娘听到这话,心里一喜,随即又有些担忧,不用早起是好事,可这么一来钱不会变少吧。

望着安静吃饭的女子,她迟疑许久,到底没好意思开口问,想着等这一天结束拿钱时看看,要是钱数不变,她也就不开口了,要是少了,那就再提。

和前一日一样,温清宁干活,许二娘在不远处做鞋子。

拿着经书向僧人请教的何显眼角余光瞥见认真扫地的女子,眼神复杂,挣扎权衡半晌,一咬牙,寻个没人的时候走了过去。

“小娘子,在下有一言相劝。”

温清宁停下手中的活计,直腰颔首:“郎君请说。”见他侧目看向远处的许二娘,想了想领着人走远一些,停在一个既能看到人,又无法听到他们说话的位置,“那是我家大嫂,郎君想劝我什么?”

对上女子清润明亮似乎一眼就能望到底的眸子,何显突然反应过来自己有些冒昧,他不应该仅凭自己的猜测就冒昧的跑到一个女子面前劝她收了攀高枝的心思,和她说门当户对的重要性,这么想着一时间便生出退后的念头,可念及消失的阿姊,想离开的脚又被钉在原地。

温清宁看一眼他因紧咬牙根而鼓起的腮帮子,垂眸扫过他已经换了方向的脚尖,稍一思忖,一脸羞愧地说道:“小女知道姻缘一事强求不得,更不该用这种事来烦扰佛祖,我也是没了办法,想认命又不甘心,这才……郎君放心,就着一回,待求够格九九八十一日,若是还不行,那我就认命。”

看似没什么实际内容的话落在何显耳中却惊得立即出声:“不行!你必须尽快离开。”

温清宁心中一动,皱眉抬头,撇着嘴角,语气里带着几分委屈:“什么不行?我又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赶我出寺?贫苦人家的女子就不配来这里求一份好姻缘吗?”说着说着,声音染上明晃晃的哭腔。

何显一僵,没想到自己会把人弄哭,下意识看向一个能打自己俩的许二娘,见她在低头做鞋,暗暗松了一口气,接着四下看了一圈,低声解释道:“我没有赶你走的意思,只是这里不安全,只是想劝你离开,而且……”

顿了顿,往后退了半步,退出对面女子跨步抬手就能打到自己的距离,才继续说道,“那男子瞧着贵气,仅穿戴上便与小娘子不相匹配,有些事不是求神拜佛就能解决的。须知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这句话并不是随口说说的,没必要为了不切实际的念想把自己搭进去。”

许是觉得自己话说的有些重,他犹豫了一下,轻声劝道,“小娘子才貌皆有,以后定会觅得如意郎君,夫妻和睦,举案齐眉。”说完皱了皱眉,觉得自己此刻有点像走街串门的媒婆。

温清宁沉思不语,片刻后神色严肃的看着他,突然问道:“你家是不是有人在这出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