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与妻侯 > 第287章 没有治疗的烫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哎呦喂!这左大郎的事还没完呢,他这头就急得强塞个儿子过去,常侍夫人能愿意?”尉惜娘一拍腿,“说不定今儿个早起的大火就是他家故意放的!常侍夫人有可能被他们弄那啥了!话本子里不是总有这种故事吗?不行!我得去和我夫君说说……”

尉惜娘说着起身就要往外走,走出两步猛地想起自己是来干嘛的,转头直白问道:“郡君,您还需要我陪您说说话吗?”

温清宁忍不住笑出声,弯着眉眼,摆了摆手:“多谢夫人陪我说话解闷,夫人只管去忙正事。”

“那我去了,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说罢,尉惜娘大步往外走。

温清宁连忙起身相送,一直送到院门口,就瞧见竹和中裹着披风等在马车旁。

竹和中看到尉惜娘的那一刻,脸上露出憨笑,自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递过去:“娘子昨晚念叨的古楼子,正热乎呢。”

“可放了椒醋?”尉惜娘精神一震,打开油纸包低头狠狠地嗅闻一下,脸颊上的软肉随即拉着嘴角向两侧拱起,自问自答道,“放了!”

古楼子就是把羊肉夹在胡饼里然后慢火烤制,渗了羊肉油脂的胡饼焦香脆口,配上羊肉特有的香味,让人闻之垂涎。

“古楼子味重,只能吃上小半个。”竹和中叮嘱完妻子方才抬头朝温清宁打招呼,“郡君。”

温清宁笑道:“府令对尊夫人体贴入微,让人艳羡。”

“下官就这一个娘子,俸禄也只够娶这一个娘子,为了晚年顺心,就只能好好哄着,不至晚景凄凉。”

竹和中一本正经地说着玩笑话,惹得尉惜娘给了他一个肘击。

“说什么大实话!”尉惜娘转而对温清宁说道,“郡君快回去歇着吧,我们也要家去了。”

“府令、夫人慢行。”

双方行礼拜别。

温清宁目送马车远去,鼻尖耸动,扭头说道:“咱们也吃古楼子吧?”

竽瑟笑着应下:“再弄个暖锅如何?”说罢看到自家郡君连连点头,朝平安喊道,“去丁掌柜那定个锅子和一盒古楼子来。”

蓦地想起平安和发财的伤还没好,接着补上一句:“你和发财吃个清汤面好了。”

平安咧开的嘴角瞬间垮了下来,可怜巴巴地望着竽瑟哀求道:“我们好得快,少吃些不碍事的。都说吃啥补啥,我和发财流了血、伤了肉,可不得吃些肉补补。”

竽瑟横了他一眼,淡淡丢下句:“回头痒了别寻我。”转身进了书房,瞧见温清宁正在铺纸,忙不迭上去研墨,好奇问道,“郡君要写什么?”

“理一理左归朋一案中的关系。”

温清宁一边回忆一边落笔书写,并在有嫌疑的人名旁边做上标记。

“竽瑟,去探望常侍夫人时,可有闻到治疗烫伤的药味?”

“没有,婢子当时也觉得奇怪。”竽瑟皱眉缓声说道,“按照左常侍的话,他夫人应该伤的极重,这般情况下不仅需要外敷药膏,还需要熬煮汤剂。就算这些都不弄,总要用冷水浸泡或冰敷伤患处,可婢子也没瞧见院子里有水渍。能在常侍府供职的府医,应该懂得烫伤的急救处理才对。”

“可能是因为不需要,所以根本就没有做处理。”温清宁手腕微动,“左之庭”的名字旁边多了一个涂黑的圆点,“也许真的像府令夫人猜测的那样,夫妻二人在某些事情上发生争执,然后……失火了。”

“失火了”三个字被她说的杀气腾腾,竽瑟后脖颈突然窜上来一股寒冷,下意识说道:“不能吧。左常侍对对嫡子都那么看重,对嫡妻应该也会更加敬重在意吧。”

竽瑟越说语气越虚,想起左之庭在左归朋案子的态度变化,有些拿不准了。

“左之庭这人想法做事太极端,一个父亲为了嫡子把庶子打压到那种地步,又因为嫡子的身份对左归朋溺爱无度,他看似重视左归朋,但我更觉得他是把左归朋当成一种一种证明。”

“婢子不太明白。”竽瑟有些跟不上温清宁的思路,问道,“证明他有嫡子吗?”

“非也,证明他能生。”温清宁放下笔,往后歪靠在椅背上,指了指旁边的圆凳让竽瑟坐下说话,“听侯爷说,左常侍是中年得子,在此之前他一个孩子也没有,没有嫡子嫡女,更没有庶子庶女。人到中年无子急得恐怕不会只有左常侍,身为正室的常侍夫人只会更急。”

竽瑟反应过来:“换成旁人家,正妻肯定会先觉得自己有问题,然后停了妾室的避子汤,生了庶出保养到膝下记作嫡子。但左归朋之前常侍府没有任何孩子出生。”

“对呀,有妻有妾但是没有孩子,这对于男子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温清宁指尖摩挲着纸张的边缘,缓缓说道,“竹府令曾告诉侯爷,左常侍‘早年子嗣艰难,中年方得一子。长子出生后又得儿子’,一个能证明自己是个正常男子的孩子,还是嫡子,态度上自然就不同。”

“可左二公子和左三公子也是他的孩子,虽说嫡庶有别,可这差别也太大了。”竽瑟有些情绪激动,“如果我是二公子他们,我也会忍不住视左归朋为眼中钉。”

“各家有各家的养法,世间百态,而且这只是我一个人的猜测而已,说不定是我误解了左常侍呢?”

说话间,院子里响起平安的说话声:“你们今日有口福了,我们要吃锅子和古楼子。”

竽瑟出门探看,转身回禀:“郡君,是韩记供和李衙君。”

温清宁听到来人身份,出门问道:“可有急事?”

李立身说道:“您让查的宅子都查好了。”

韩君正紧随其后:“小吏是为了孙三的事。”

“先吃饭再说?”温清宁笑着邀请。

李立身闻着喷香的古楼子犹豫再三点了点头:“叨扰郡君。”

平安瞪大眼睛,语气夸张:“你被韩记供附身了?说话怎么文绉绉的?”

话音未落,发财提腿就是一脚。

一旁的韩君正一脸茫然。

李立身有些点不好意:“我最近在读书识字,想多学些东西。”

晌午日光正好,温清宁让几人把桌子支到院子用饭,一面说道:“这是好事,回头转任到令史,满六年后,通过考核入仕,便能得个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