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如同困兽,在清河村的上空嘶吼了两日,终于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渐渐平息。然而,随之而来的并非晴空,而是更加沉重、更加湿冷的死寂。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仿佛触手可及,将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片令人窒息的灰暗之中。空气里的水汽浓得化不开,吸一口都带着沉甸甸的凉意,无声地宣告着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沈微站在村西北荒滩的泄洪沟渠开挖现场。脚下是新翻开的、带着浓郁土腥味的泥泞。几十名汉子正喊着低沉的号子,挥动铁锹和镐头,奋力挖掘着这条寄托着全村人生机的“生路”。进度比她预想的要慢。土质比扫描显示的更硬,夹杂着碎石和盘根错节的老树根。更关键的是,人力!主堤加固需要人,这里也需要人,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壮劳力被一分为二,每个人都在超负荷运转。
她看着沟渠边插着的标杆,对比着脑海中星图推演出的进度条,心头沉甸甸的。时间,像指间沙,飞速流逝。星图冰冷的提示音如同催命符:【预计洪峰抵达时间:36-48时辰。泄洪沟渠完成度:21.7%。能量储备:16.8%(持续下降)。】
**16.8%!** 这个数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在沈微的心尖。她能清晰地感觉到,系统核心功能的响应速度在变慢,物质转换“固土胶”的效率在降低,甚至连扫描分析周围环境都开始出现微弱的延迟和模糊感。就像一台即将耗尽燃料的精密机器,随时可能彻底罢工。
泄洪沟渠的工程量远超预期,护坡需要的块石采集困难,最关键的分水口位置,需要大量碎石垫底以防冲刷,仅靠村民们用锤子一点点敲击效率太低……这一切,都急需强有力的外援!
萧砚!这个名字再次无比清晰地浮现在沈微的脑海中。两天前,她让王大山通过周老六向县衙师爷周文才递了消息,控诉里正王有财渎职索贿,警告清河村堤坝危在旦夕。然而,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是周老六没传到位?是周师爷没当回事?还是……萧砚知道了,却选择了冷眼旁观?
无数个念头在沈微脑中翻腾,让她心绪难宁。她可以带领村民自救,可以榨干最后一丝能量去生产“固土胶”,但她变不出更多的人手,变不出挖掘坚硬地层的更高效工具,更变不出县衙仓库里可能储备的现成石料!她需要官方的力量!需要萧砚的决断!
不能再等了!必须直接向萧砚本人献策!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如同野草般疯狂滋长。但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忐忑和不安。
她是谁?一个抛头露面、被视为“离经叛道”的商贾女子,一个身份低微的庶女。她手中的图纸,凝聚着远超这个时代的智慧,一旦献上,如何解释来源?萧砚,那位表面温润如玉、实则深不可测的年轻县令(靖王世子),他会如何看待这张图纸?是视为妖言惑众的奇技淫巧?还是别有用心之人的陷阱?
“星图……扫描分析萧砚的性格模型及对我可能的接受度。”沈微在心中默念,试图寻求一丝依仗。
【目标:萧砚。性格模型分析(基于有限接触及传闻):智谋深沉,务实理性,洞察力极强,对实用技术及人才有潜在关注倾向。对宿主(沈微)态度:高度好奇,存在基础关注与评估。】
【风险提示:图纸技术含量超越时代认知,解释来源存在极高暴露风险(系统存在)。接受度预测:存在较大不确定性(30%-60%)。】
30%-60%……这几乎等于没说!沈微苦笑。星图的逻辑分析,终究无法完全揣测人心,尤其是萧砚那样复杂深沉的心思。
巨大的纠结撕扯着她。一边是迫在眉睫的洪水威胁和系统即将耗尽的警报,一边是暴露秘密、可能招致灾祸的巨大风险。她的手无意识地攥紧了贴身收藏的《泄洪沟渠简易施工图》卷轴,指尖冰凉。
“姑娘,您脸色很不好,是不是太累了?歇歇吧?”青禾端着一碗勉强还温热的杂粮粥走过来,担忧地看着沈微苍白的脸和眼下浓重的青黑。
沈微摇摇头,目光扫过泄洪沟渠边那些汗流浃背、眼神中带着疲惫却依旧咬牙坚持的村民,扫过远处依旧在加高加固的主堤上蚂蚁般忙碌的身影。王大山佝偻着腰在指挥,李铁柱吼得嗓子都哑了,老石匠赵伯拄着拐杖还在指点年轻人砌石……他们的命,都系在这两条“路”上!
一股决绝的勇气猛地冲破了所有的犹豫和恐惧!她不能再瞻前顾后了!个人的风险,在数百条人命面前,算得了什么?她相信萧砚的“务实理性”!她赌他对“实用技术”的关注!她更赌他作为一地父母官,不会真的坐视治下百姓被洪水吞噬!
“青禾,立刻去把李大锤找来!要快!”沈微的声音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沙哑。
李大锤是村里有名的铁匠,也是最早在沈微作坊里干活的元老之一。他为人耿直,手艺扎实,更重要的是,他的儿子李柱,就在清河县衙里当差!虽然只是个负责跑腿、看守库房的小小胥吏,但却是眼下唯一能接触到县衙核心、甚至可能将东西直接递到萧砚案头的人选!这是沈微在动员村民时,就默默记下的关键信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