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红色的耐火砖如同希望的基石,整齐地码放在工坊角落。石英砂粉、灰黄色的粗制钾碱结晶、洁白的熟石灰粉,各自盛放在密封的陶罐里,无声地诉说着沈微的野心。熔炉的草图在沙地上日渐清晰——一个用耐火砖砌筑的拱形炉膛,预留了鼓风口和烟道,旁边连接着一个设想中由水力驱动的、更大风量的鼓风箱(虽然现在只有一个简陋的木制模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至关重要的、足以熔化石英砂的1400℃高温!
沈微的眉头却越皱越紧。熔炉结构可以慢慢完善,鼓风设备可以设法改进,但燃料呢?靠山村最常见的燃料是木柴和干草。木柴燃烧温度最高不过800-900℃,即便配合鼓风,也难以稳定达到熔炼玻璃所需的恐怖高温。普通的木柴,根本无法点燃那“透明黄金”的希望!
试验迫在眉睫!在萧砚的“指点”下找到的耐火砖,让她心中充满了验证的渴望。她迫不及待地想看到石英砂在高温下熔融成粘稠液体的景象!她需要一次真正的、高温的熔炼试验,哪怕规模很小,哪怕最终失败,她也需要看到那扇门后的光!
“烧!”沈微一咬牙,做出了决定。她不能无限期地等待完美的燃料。就用现有的木柴,配合人力鼓风,尽可能逼近极限!她要亲眼看看,这耐火砖炉膛,到底能承受多高的温度!能量点已经攒够5点,随时可以启动系统引导!
她在工坊外避风处,用新烧制的暗红色耐火砖,小心翼翼地垒砌了一个微缩版的熔炉。炉膛只有脸盆大小,结构简单。她将精心配比混合好的石英砂、钾碱、石灰石粉末(基础原料)放入一个小小的、同样用耐火泥特制的坩埚内,置于炉膛中央。
“柱子哥,强子哥!鼓风!”沈微一声令下,神情凝重。
柱子哥和强子哥早已准备好,两人合力推动一个临时改造的、加大了一倍的木制风箱(人力版)。沉重的拉杆被推动,风箱发出沉闷的“呼啦”声,强劲的气流通过泥制的风道,猛烈地灌入炉膛底部。
干燥的松木和硬杂木柴被点燃,投入炉口。火焰在强劲风力的鼓动下,瞬间窜起老高,发出呼呼的咆哮声!炉膛内火光熊熊,炽热的气流扭曲了空气,逼人的热浪让几步之外的沈微都感到脸颊发烫。
“再加柴!风力稳住!”沈微紧盯着炉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更多的木柴被投入,火焰的颜色从橘红逐渐向刺眼的亮白色转变,温度在急剧攀升!坩埚在烈焰中渐渐发红,炉膛内壁的暗红色耐火砖也亮了起来,仿佛烧红的烙铁。空气中弥漫着木柴燃烧的焦糊味和一种矿石被烘烤的奇特气息。
时间一点点过去。柱子哥和强子哥早已汗流浃背,手臂因为持续发力而酸痛颤抖,但依旧咬着牙,拼命鼓动着风箱。炉膛内的火焰已经亮得让人无法直视,温度显然达到了普通木柴燃烧的极限!
沈微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能感觉到炉温的惊人,但……坩埚内的混合粉末,依旧只是呈现出一种暗红色,边缘微微有些发亮、软化,却丝毫没有熔融流动的迹象!就像顽固的礁石,任凭海浪如何汹涌,岿然不动!
“温度……还不够!”沈微的心沉了下去。一种巨大的挫败感攫住了她。人力有时而穷,木柴的极限就在这里!她清晰地“感知”到,炉膛内的温度,在鼓风加持下,大概达到了1000-1100℃左右,这已经是木柴燃烧的奇迹了!但距离熔化石英砂所需的1400℃,还有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
“停……停下吧。”沈微的声音带着深深的疲惫和失望。她挥了挥手,仿佛耗尽了全身力气。
柱子哥和强子哥如蒙大赦,几乎瘫软在地,大口喘着粗气,手臂肌肉不受控制地痉挛着。炉火渐渐熄灭,炽热的炉膛慢慢冷却,露出里面那个依旧保持固态、仅仅表面有些熔融烧结痕迹的坩埚。一次倾尽全力的尝试,一次彻头彻尾的失败。
巨大的无力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沈微。她看着那个失败的坩埚,看着两个累瘫的雇工,看着角落里堆积如山的木柴……难道真的找不到合适的燃料了吗?难道玻璃的梦想,就要因为这该死的温度门槛而夭折?
就在这时,工坊里负责烧火熬皂液的张大娘,端着一簸箕黑乎乎的东西,佝偻着腰走出来,准备倒掉。那是熬油剩下的、已经完全炭化、失去了所有油脂和热量的渣滓,如同黑色的石块,毫无价值。
“大娘,等等!”沈微的目光猛地被簸箕里那些黑乎乎的东西吸引住了!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劈入她的脑海——**木炭**!
木炭!她怎么把这个忘了!木炭是木材在隔绝空气或有限空气供应下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其燃烧温度远高于木材本身!优质的木炭,燃烧温度甚至能达到1200℃以上!如果能稳定供应优质木炭,配合高效的鼓风,冲击1400℃并非不可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