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抱朴子曰余闻归同契合者则不言而信着
途殊别孤者虽忠告而见疑夫寻常咫尺之
近理人闻取舍之细事沉浮过於金羽皂白
分於粉墨而抱惑之士犹多不辨焉岂况说
之以世道之外示之以至微之?大而笑之
其来久矣岂独今哉夫明之所及虽玄阴幽
夜之地豪厘芒发之物不以爲难焉苟所不
逮者虽日月丽天之炤灼嵩岱干云之峻峭
犹不能察焉黄老玄圣深识独见开秘文於
名山受仙经於神人蹶埃尘以遗累凌大遐
以高跻金石不能与之齐坚龟鹤不足与之
等寿念有志於将来愍信者之无文垂以方
法炳然着明小修则小得大爲则大验然而
浅见之徒区区所守甘於荼蓼而不识??蜜
酣於醨酪而不赏醇醪知好生而不知有养
生之道知畏死而不信有不死之法知饮食
过度之速疾病而不能节肥甘於其口也知
极情恣欲之致枯损而不知割怀於所欲也
余虽言神仙之可得安能令其信乎或人难
曰子体无参午达理奇毛通骨年非安期彭
祖多历之寿目不接见神仙耳不独闻异说
何以知长生之可获养性之有徴哉若觉玄
妙於心得运逸鉴於独见所未敢许也夫衣
无蔽肤之具资无谋夕之储而高谈陶朱之
术自同猗频之策取讥论者其理必也抱痼
疾而言精和鹊之伎屡奔北而称究孙吴之
筭人不信者以无効也余答曰夫寸鮹泛迹
监水之中则谓天下无四海之广也芒竭宛
转果核之内则谓八极之界尽於兹也虽告
之以无涯之浩汗语之以宇宙之恢阔以爲
空言必不肯信也若令吾眼有方曈耳长出
顶亦将控飞龙而驾庆云淩流电而造倒景
子又将安得而诘我设令见我又将呼爲天
神地只异类之人岂爲我爲学之所致哉始
聊以先觉挽引同志岂强令吾子之徒皆信
之哉若令家户有仙人属目比肩吾子虽蔽
亦将不疑但彼人之道成则蹈青霄而游紫
极自非通灵莫之见闻吾子必爲无耳世人
信其臆断仗其短见自非所度事无差错习
乎所致怪乎所希提耳指掌终於不悟其来
尚矣岂独今哉或曰屡承嘉谈足以不疑於
有仙矣但更自嫌於不能爲耳敢问更有要
道可得单行者否抱朴子曰凡学道当阶浅
以涉深由易以及难志诚坚果无所不济疑
则无功非一事也夫根荄不洞地而求柯条
干云渊源不泓窈而求汤流万里者未之有
也是故非积善阴德不足以感神明非诚心
欵契不足以结师友非功劳不足以论大试
又未遇而求要道未可得也九丹金液最是
仙主然事大费重不可卒办也寳精爱炁最
其急也并将服小药以延年命学近术以辟
邪恶乃可渐阶精微矣或曰方术繁多诚难
精备除置金丹其余可修何者爲善抱朴子
曰若未得其至要之大者则其小者不可不
广知也盖籍衆术之共成长生也大而谕之
犹世主治国焉文武礼律无一不可也小而
谕之犹工匠之爲车焉辕辋轴辖莫或应亏
也所爲术者内修形神使延年愈疾外攘邪
恶使祸害不干比之琴瑟不可以孑弦求五
音也方之甲胄不可以一扎待锋刀也何者
五音合用不可阙而锋刃所集不可少也凡
养生者欲令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偏修
一事不足必赖也又患好事之徒各仗其所
长知玄素之术者则曰唯房中之术可以度
世矣明吐纳之道者则曰唯行气可以延年
矣知屈伸之法者则曰唯导引可以难老矣
知草木之方者则曰唯药饵可以无穷矣学
道之不成就由乎偏枯之若此也浅见之家
偶知一事便言已足而不识眞者虽得善方
犹更求无已以消工弃日而所施用意无一
定此皆两有所失者也或本性戆钝所知殊
尚浅近便强入名山履冒毒螯屡被中伤耻
复求还或爲虎狼所食或爲魍魉所杀或饿
而无絶谷之方寒而无自温之法死於崖谷
不亦愚哉夫务学不如择师师所闻素狭又
情不尽以教之因告云爲道不在多也夫爲
道不在多自爲已有金丹至要可不用余耳
然此事知之者甚希宁可尽待不必之大事
而不修交益之小术乎譬犹作家云不事用
他物者盖谓有金银珠玉在乎掌握怀抱之
中足以供累世之费者耳苟其无此何可不
广播百谷多储果?乎是以断谷辟兵猒劾
鬼魅禁御百毒治救衆疾入山则使猛兽不
犯涉水则令蚊龙不害经瘟疫则不畏遇急
难则隐形此皆小事而不可不知况过此者
何可不闻乎或曰敢问欲修长生之道何所
禁忌抱朴子曰禁忌之至急在不伤不损而
已按易内戒及赤松子经及河图记命符皆
云天地有司过之神随人所犯轻重以夺其
筭筭减则人贫耗疾病屡逢忧患筭尽则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