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玄幻 > 雪域镇魔录 > 第139章 历史的真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希望的微光,并未驱散丹增罗布眉宇间的凝重。

他望向西南,那片被阳光与风雪共同统治的土地,眼神里没有征服者的狂热,只有朝圣者的谦卑。

“我们必须立刻出发。”

卓玛拉姆没有丝毫犹豫。

她只是深深看了一眼依旧昏迷的洛桑嘉措,那张曾经洋溢着悲悯与智慧的脸庞,此刻只剩下纸一样的苍白。

她将活佛身上那件沾染了尘埃与血迹的僧袍仔细整理好,动作轻柔得仿佛在触碰一件易碎的珍宝。

简单的行囊,很快就准备妥当。

没有多余的言语。

丹增罗布用几块坚韧的木板与牛皮绳,扎成一个简易的拖板。

卓玛拉姆将昏迷的洛桑嘉措安置在上面,那枚舍利子被她用最洁净的哈达包裹,紧紧贴在活佛的胸口。

当他们踏出寺庙大门的一刻,身后是新生的暖阳与祥和。

前方却是无尽的风雪与未知。

踏上征途的第一天,天色就阴沉得厉害。

铅灰色的云层压得很低,几乎要蹭到雪山的尖顶。

风不再是刺骨,而是带着一种黏腻的湿冷,钻进骨头缝里,吹得人心底发慌。

周围的寂静,也开始变得诡异。

不再是万籁俱寂的空旷,反而像是有无数双眼睛,在风雪的帷幕后窥探。

“老阿爸,你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

卓玛拉姆停下脚步,警惕地环顾四周。

丹增罗布衰老的身躯在寒风中微微摇晃,他浑浊的双眼眯起,侧耳倾听。

风声里,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哭泣。

那哭声不似人声,更像是被遗弃在荒原上的婴孩,凄厉又绝望,勾起人心底最原始的恐惧。

“是‘杜松玛’的哀嚎。”

丹增罗布的声音沙哑而沉稳。

“高原上的怨灵,它们会被活人的气息吸引。”

话音未落,前方的风雪中,缓缓浮现出一些扭曲的人影。

那些人影穿着破烂的古旧藏袍,身形僵硬,四肢以一种诡异的角度弯折着。

它们没有五官,脸上只有一片模糊的阴影,正一步步地,朝着他们挪动过来。

那不是实体。

是这片土地上,沉淀了千百年的怨念所化的幻象。

丹增罗布没有后退。

他将拖板的绳子交到卓玛拉姆手中,自己则向前迈出一步,挡在了最前面。

他衰弱的身体,此刻却像一座无法逾越的山。

“嗡嘛呢叭咪吽!”

苍老而宏大的六字真言,从他干裂的嘴唇中吐出。

每一个音节,都仿佛化作了实质的金光,在阴沉的天地间扩散开来。

那些靠近的扭曲人影,一碰到金光,便如同青烟般消散,发出阵阵不甘的尖啸。

卓玛拉姆紧紧握着绳子,她能感觉到那股精神上的压力。

幻象虽然无法造成物理伤害,却在不断侵蚀他们的意志,诱发他们内心的疲惫与绝望。

她没有将希望完全寄托在丹增罗布的庇护上。

她努力静下心来,调动起自己对灵气的感知,去分辨这片区域里,哪里的怨念最薄弱。

“左边!”

她忽然喊道。

“那边的山壁下,气息要干净一些!”

丹增罗布的念诵声出现了一丝不稳的喘息,他立刻会意,一边维持着佛号,一边艰难地随着卓玛拉姆的指引,转向了那片陡峭的山壁。

这条路更加难走,积雪更深。

可那些纠缠不休的幻象,果然稀疏了许多。

夜幕降临,他们找到了一处被巨石遮蔽的避风凹地。

丹增罗布几乎是立刻就瘫倒在地,整个人像是被抽干了所有力气,连呼吸都变得微不可闻。

卓玛拉姆将洛桑嘉措的拖板安置好,又用自己随身携带的酥油,点燃了一小堆篝火。

跳动的火焰,在这片死寂的雪原上,带来了唯一的温暖与光明。

她凝视着昏迷中的洛桑嘉措,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前的绿松石项链。

忽然,她感觉到了一丝异样。

项链上传来一阵微弱的暖意。

她低头看去,只见那颗原本有些黯淡的绿松石,此刻竟隐隐透出一丝柔和的光泽。

而这光泽的源头,正是从洛桑嘉告胸口那枚舍利子中散发出的,几乎无法被肉眼察觉的七彩佛光。

她的项链,正在缓慢吸收着佛光。

这股力量虽然微弱,却让她疲惫的精神为之一振。

这条项链,在守护洛桑嘉措的同时,也在被活佛的力量所滋养,变得不再平凡。

漫长的旅途,就在这样日复一日的艰险与守护中,缓缓推进。

他们翻越了刀刃般的山脊,也穿过了被冰封的死寂湖泊。

丹增罗布的佛法,是他们对抗无形之敌的利剑。

卓玛拉姆的感知与坚韧,则是他们在这片死亡之地中前行的罗盘。

不知过了多少个日夜。

当他们终于走出那片被幻象与怨灵笼罩的山谷时,眼前豁然开朗。

一座巨大到超乎想象的佛塔,静静地矗立在广袤雪原的尽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