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明朝的名义 > 第134章 朝局震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光熹微,奉天殿外的铜龟铜鹤还凝着白霜,文武百官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声如潮水般漫开。昨日陈砚呈交证据的消息不胫而走,李贤余党们神色惶惶,不时偷瞄宫门方向;而忠臣们则挺直腰板,眼中带着期待 —— 这场暗流涌动的朝局博弈,终于要迎来公开较量。

朱标身着明黄龙袍踏入大殿时,朝笏碰撞的叮当声戛然而止。他扫视群臣,目光在礼部侍郎张明远、户部员外郎周显等李贤旧部脸上停留片刻,沉声道:“昨日,朕收到关乎社稷安危的重要证物。” 随着他的示意,锦衣卫抬出陈列证物的长案,染毒的陶瓮、带血的绸缎、密写的账本在阳光下展露无遗。

“李记绸缎庄私炼毒药、偷运兵器,与西北王雄勾结!” 朱标展开绸缎庄账本,指尖重重划过 “特殊货物” 的记录,“而这些内廷账目,直指宫中有人接应!” 他话音未落,殿内已炸开了锅,御史们纷纷出列弹劾,而李贤余党则面色如土,辩解声都透着虚浮。

张明远强作镇定,出列奏道:“陛下,这定是有人伪造证物,妄图扰乱朝纲!” 他话音刚落,刑部尚书王大人冷笑一声:“张侍郎如此着急撇清,莫不是心中有鬼?御膳房细作的供词、绸缎庄掌柜的笔迹鉴定,俱在案底!” 说着展开一卷卷宗,上面清晰记录着笔迹比对结果。

朱标看着群臣争执,心中冷笑。他早料到李贤余党会负隅顽抗,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三司会审已有定论,礼部侍郎张明远、户部员外郎周显,涉事颇深,即刻革职下狱!” 随着他的命令,侍卫上前将两人押解而出,张明远挣扎间,怀中掉落一枚莲花纹玉佩,与淑妃宫中暗纹如出一辙。

朝局震荡未息,朱标又取出西北军情急报:“王雄借鞑靼犯境为由,意图挥师南下。朕命徐辉祖为征西大将军,即刻整顿军备,严守雁门关!” 他目光如炬,扫视着满朝文武,“再有敢与逆党勾结、动摇军心者,杀无赦!”

退朝后,陈砚在文渊阁整理证据副本。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案头,将染毒箭矢的幽蓝光芒映得忽明忽暗。她正专注批注,小翠匆匆跑来:“小姐,冷宫传来消息,贵妃... 贵妃殁了。”

陈砚手中的笔顿住。昨日在望春亭截获马车后,她便料到贵妃作为关键人物,定会被灭口。赶到冷宫时,只见贵妃直挺挺躺在床上,嘴角残留着紫黑血渍,枕边还散落着撕碎的信笺,隐约可见 “王雄” 二字。

“查清楚是何人所为。” 陈砚俯身捡起信笺碎片,发现边缘有指甲抓挠的痕迹,“贵妃临死前试图留下线索。” 她注意到贵妃右手紧握成拳,用力掰开后,掌心里赫然是半枚珍珠 —— 与王雄夫人画像上的耳坠材质相同。

与此同时,朱标在乾清宫召见徐辉祖。沙盘上,西北防线的红旗与蓝旗犬牙交错,局势剑拔弩张。“徐卿家,王雄老谋深算,此番必定有备而来。” 朱标指着沙盘上河套地区,“朕命你暗中联络当地部族,分化其势力。”

徐辉祖抱拳领命:“陛下放心,末将定不负所托。只是粮草辎重...” 他话音未落,朱标已递过一卷文书:“户部会优先调拨,陈贵妃在礼部时,已重新核查过漕运路线,确保粮草及时送达。”

暮色渐浓,陈砚站在翊坤宫廊下,望着天边火烧云。这些日子的奔波调查,虽有所斩获,但王雄未除、李贤余党未尽,朝局依旧波谲云诡。她轻抚腰间獬豸纹玉佩,想起朱标今日在朝堂上的果决,心中坚定更甚 —— 这场守护大明江山的较量,容不得半分退缩。

远处传来更鼓声,陈砚转身步入殿内。案头的奏折已堆成小山,她展开西北军情奏报,提笔批注时,烛光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在墙上勾勒出坚毅的轮廓。而在这看似平静的夜色中,新一轮的谋划与布局,正在悄然展开。

当奉天殿内的争辩声渐歇,京城的市井街巷早已流言四起。茶馆酒肆中,说书人惊堂木一拍,唾沫横飞地讲述 “贵妃查案” 的奇闻,将染毒绸缎、冷宫秘辛添油加醋地描绘。听客们捧着粗瓷碗,时而扼腕叹息,时而破口大骂,全然不知自己的议论声,正被绸缎庄派来的眼线一字不漏地记下。

李记绸缎庄今日提早关了门,紧闭的雕花木门后,掌柜的将密信塞进空心砖缝。这是王雄麾下暗卫的最新指令,信笺上的莲花火漆还带着余温。他望着空荡荡的库房,那些本该运往西北的淬毒箭矢已不见踪影,后颈的冷汗浸透了衣领。忽然,墙角传来细微响动,他抄起案上的匕首,却见自家小厮哆哆嗦嗦地从桌底爬出来:“掌柜的... 锦衣卫在城西设了三道关卡,咱们的马车...”

“废物!” 掌柜的一脚踹过去,匕首在青砖上划出火星,“还不快去通知城南分号,让他们走水路!” 话音未落,屋顶突然传来瓦片碎裂声,他脸色骤变,却见黑影一闪而逝,只在窗棂上留下半枚带血的掌印 —— 正是陈砚昨夜在望春亭留下的追踪标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