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凌则盯上了那道干煸山鸡,拿起筷子夹了一大块,就着米酒,吃得满嘴流油:“还是安澜的手艺好,这山鸡,比我当年在山里烤的,好吃十倍。”
“那是自然,” 安澜笑着给他斟上酒,“您那是瞎烤,能吃就不错了。”
大家边吃边聊,话题离不开“桑麻”二字。
“今年的麦子,看样子收成错不了。” 龙天策喝了口酒,看着院外的麦田,“等收了麦子,多酿点米酒,存着冬天喝。”
“我那豆子,也该搭架子了。” 夜凌接话,“明天我们去后山砍点竹子?”
“行啊,顺便看看有没有新出的笋。” 龙天策应道。
女眷们则聊着家常。
“后天该去赶集了,家里的盐不多了。” 玉倾城说。
“我想去扯几尺布,给天策做件新褂子。” 安澜接口。
“我也要去!听说集市上有卖大别山的剪纸,可好看了!” 安雅雀跃道。
没有了朝堂的尔虞我诈,没有了战场的生死离别,他们聊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却透着一种踏实的幸福。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柔和。吊锅里的菜还在咕嘟作响,米酒的香气混合着菜香,让人沉醉。
新篇之味:平淡日子里的真意
午后,酒足饭饱,大家散去休息。
龙天策和夜凌躺在院中的竹椅上,晒着太阳,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这辈子,打打杀杀,争争抢抢,到头来,还是这样的日子最舒坦。” 夜凌打了个哈欠,声音懒洋洋的。
“是啊,” 龙天策闭上眼睛,嘴角带着笑意,“年轻时总想着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现在才明白,能安安稳稳地种几亩地,喝几杯酒,和你们这些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强。”
他想起了长安的繁华,想起了渤海的壮阔,想起了那些金戈铁马的岁月。那些日子,固然辉煌,却也太累。如今在这大别山脚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老友相伴,有妻儿绕膝,有山川滋养,有美食慰藉,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新篇章”。
玉倾城端来刚沏好的新茶,放在两人手边:“喝口茶,解解酒。”
茶香袅袅,混着泥土和草木的清香,格外宜人。
“你看这茶,这菜,这山,这水,” 龙天策指着眼前的一切,轻声说,“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日子,简单,却踏实。”
夜凌端起茶杯,看着杯中嫩绿的茶叶舒展,点了点头:“嗯,踏实。”
大别山的风,轻轻吹过庭院,带着初夏的暖意,也带着岁月的温柔。
属于他们的“新篇章”,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没有波澜壮阔的传奇,只有这“把酒话桑麻”的平淡,只有这“大别山风味”的质朴。但这份平淡与质朴,却比任何辉煌都更动人,因为它充满了生活的真意,充满了安宁与幸福的味道。
这,或许就是“续写新篇章”的终极意义——在历经千帆后,回归本真,在平淡的日子里,品味生活的美好,珍惜身边的人,守护眼前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