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悬疑 > 基因暗码:血色螺旋 > 第418章 罪纹织网与净光初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8章 罪纹织网与净光初现

湖北,程俊杰(二楞子) 的孩子已完全康复,成绩优异。他拿着法院的判决书,告诉孩子:“看,世上还是有公道和法律的。”这份信念,比任何财富都珍贵。

南昌,梁露(认知低下?) 因其在案件中的表现和后续的坚强,被评为年度优秀士兵,保送进入军校深造。她的人生轨迹彻底被改写,未来的道路一片光明。她的“傻”变成了坚韧,“认知低下”在风雨洗礼后焕发出智慧的光芒。

就在社会层面因正义伸张而稍显平静之时,净蚀中心内部,“逆模因”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遗忘猎手”小组发现,那种令人不安的“背景噪音”(哭泣声),其声波本身似乎就承载着一种强大的“逆模因”效应,但其作用方式并非简单的“遗忘”,而更像是一种认知排斥和概念隔离——它并非让人忘记“归墟”,而是让听到它的人,从情感和认知上无法将“归墟”与任何已知的、可理解的概念进行关联,从而使其变成一个无法被思考、被传播的“空洞概念”。

这或许正是先辈们试图做到的——不是隐藏,而是让后来者即使接触到,也无法真正理解其恐怖本质,从而避免盲目探索引发二次灾难。

“我们可能……不需要完全破解它,”一位信息理论家提出一个大胆设想,“也许我们可以……模仿它?制造一种属于我们自己的、温和的‘认知滤网’,安装在‘锚点’网络的关键节点上,过滤掉那些可能引发集体恐慌和混乱的、关于‘归墟’的原始信息,只允许经过处理的、非感性的数据流通?”

这是一个极具争议的提议,这近乎于一种思想层面的管控。

林建奇沉思良久。

“可以研究。但必须设定最严格的红线:第一,绝对禁止用于任何个体思想控制;第二,仅用于防御来自‘归墟’的认知污染;第三,最终是否应用,必须经过最高伦理委员会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批准。”

他深知,对抗深渊时,必须时刻警惕自己不要变成另一个深渊。

审判结束了,社会的伤口开始愈合。

“逆模因”的研究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也带来了新的防御可能性。

“微光2.0”计划仍在默默运行,守护着社会的基层。

而星空深处的“归墟”,依旧沉默。

林建奇站在净蚀中心的指挥台前,看着屏幕上“幽灵”案最终审结的报告,又看了看旁边“逆模因滤网”的模拟运行数据。

一个时代的罪行被清算。

一个时代的挑战已来临。

净蚀的使命,从未终结,只是在永恒的变化中,不断寻找着守护文明的新方式。

方尖碑之下,是人类永不熄灭的、在光明与黑暗交织的复杂世界中艰难前行的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