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奇幻 > 大周鬼差 > 第111章 此事与老臣无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解决了所有的粮魔兵,沈均缓缓走到了那片,死寂的沙海最深处。

在那堆积如山的黑色沙砾之下,他感觉到了一丝不属于此地的,微弱的能量波动。

他伸手一挥,磅礴的力量,瞬间便将那如山般的沙堆从中分开!

在沙海的最底部,一枚不知由何种材质打造的令牌,静静地躺在那里。

它似乎就是这一切灾祸的源头。

沈均弯腰,将其拾起。

只见令牌的一面,用阳刻的工艺,雕刻着一个无比熟悉的徽记。

正是陈国公府的家族徽记!

看到这个徽记,一旁的陈国公瞬间面如死灰,双腿一软直接瘫倒在地!

“不……不是我!王爷!此事与老臣无关啊!”

沈均没有理会他的辩解,只是缓缓地,将令牌翻了过来。

令牌的另一面,没有文字。

只有一个,用阴刻的工艺,雕刻的凤纹图腾!

那图腾的雕工,古朴而又高贵,带着一种母仪天下的无上威严!

沈均的魂海之中,龙魂灵儿在看到这个图腾的瞬间,那早已古井无波的魂体,竟猛地一颤,发出了比之前看到任何事情,都更加震惊,更加不敢置信的失声尖叫!

“这是母后的慈安宫……专用的凤印!”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母后她为何会与此事有关?!”

东大仓之事,如同在京师这锅早已暗流涌动的沸水之中,又狠狠地浇上了一勺滚油!

百万石军粮,一夜之间化为噬魂魔沙!

这消息根本瞒不住!

一时间,京师之内人心惶惶。所有矛头,都指向了那个在现场被搜出信物的陈国公。

然而,沈均却在回到武安阁的第一时间,便将所有卷宗封存,并下令此事暂缓彻查。

武安阁,议事厅内。

沈均将那枚,一面刻着陈国公府徽记,另一面却刻着“慈安宫”凤印的诡异令牌,放在了桌案之上。

“灵儿,现在,你还觉得,此事与她无关吗?”

魂海之中,龙魂灵儿看着这枚令牌,久久无言。

那张绝美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深深的迷茫与一丝连她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恐惧。

“皇祖母……她为何要这么做?”

“她已经是这世上最尊贵的女人。她一生礼佛,不问世事,性情慈悲这完全说不通!”

沈均的眼神,却是一片冰冷。

“说不说得通,已经不重要了。”

“镇南王临死前的警示,长公主的离奇失踪,东大仓的百万石魔沙,还有这枚,本不该同时出现两种印记的令牌……”

“所有线索,都像是一根根无形的丝线,最终都汇集到了同一个人身上。”

“现在,她就是最大的嫌疑人。”

沈均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桌面。

“只是,她的身份太特殊了。若无确凿的铁证,我们动不了她。甚至都不能表露出任何怀疑,否则便是打草惊蛇。”

“那我们该怎么办?”灵儿焦急地问道。

“等。”沈均的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精光。

“等一个,能让我们名正言顺地,去接近她试探她的机会。”

这个机会,并没有让他等太久。

三日后,便是皇太后的六十懿寿。

女帝姬灵儿依循祖制,要在宫中,为这位大周皇朝最尊贵的女性,举办一场盛大的寿宴。

遍邀所有在京的王公大臣,皇室宗亲一同庆贺。

而寿宴的地点,正在皇太后所居住的——慈安宫。

三日后,慈安宫内,张灯结彩,梵音袅袅。

整座宫殿,都笼罩在一片祥和庄严的氛围之中。

宫殿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上好的檀香气息,让人闻之便觉心神宁静。

若非亲眼所见,谁也无法将这样一处清净的礼佛之地,与那东大仓的百万魔沙,联系在一起。

寿宴之上,皇太后身穿一袭雍容华贵的凤袍,端坐于主位之上。

她看起来面容慈祥,眼角虽然带着岁月的痕迹,但那双眼睛却如同古井一般,深邃而又温和,仿佛能包容世间的一切。

她就是那个活着的传奇大周的皇太后。

“皇帝来了,快到哀家身边来坐。”

看到女帝姬灵儿驾到,皇太后立刻露出了无比慈爱的笑容,亲切地对着她招了招手。

“孙儿,给皇祖母请安。愿皇祖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姬灵儿压下心中的万千思绪,脸上带着恭敬的笑容,上前行礼。

“好好好,”皇太后拉着女帝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旁,随即她的目光便落在了跟在女帝身后的沈均身上。

“这位,想必就是为我大周,立下了不世奇功的镇国武安王了吧?果然是英雄出少年一表人才啊!”

皇太后看着沈均,眼中满是毫不掩饰的赞赏与喜爱。

“沈均,快上前来,让哀家好好瞧瞧。”

沈均上前一步,躬身行礼:“臣,沈均,参见皇太后。”

“免礼,免礼!”皇太后竟也拉住了沈均的手,让他坐在另一侧,那亲切的姿态,仿佛真的是一个疼爱孙儿辈的慈祥祖母。

她嘘寒问暖,言语之间,满是关怀。

“哀家在深宫之中,都时常听闻王爷的传奇事迹。北境退敌,京师除奸,西南平乱……我大周能有王爷这等国之栋梁,实乃社稷之福,陛下之福啊!”

一旁的陈国公,也侍奉在侧,脸上挂着谦卑恭敬的笑容,附和道。

“太后娘娘所言极是。武安王,实乃我大周百年不遇的麒麟之才!”

这番景象其乐融融,任谁来看都是一副君臣和睦长幼慈爱的天家盛景。

若非心中早已有了那封血色奏折,恐怕连沈均自己,都要被眼前这位老人,那炉火纯青的演技,给彻底骗过去了!

很快便到了百官献礼的环节。

以陈国公为首的一众大臣,献上的无一不是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

“臣,献上东海暖玉如意一柄!愿太后娘娘,吉祥如意,凤体安康!”

“臣,献上万年雪山参一株!祝太后娘娘,万寿无疆!”

各种奇珍异宝,流光溢彩,将整个慈安宫都映衬得更加富丽堂皇。

皇太后脸上一直挂着慈祥的笑容,对每一份贺礼,都点头称赞显得很是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