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谢道衡他们离开明福村的第二天,谢莞娘这里又来了一位新客人。

来人是秦记布庄的东家秦娘子,她给谢莞娘带来了一单大生意。

被自家夫君扶下马车,又敲开了谢家的门,秦娘子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谢妹妹,姐姐我不请自来,还望你莫要见怪。”

谢莞娘笑着将她和她夫君请进自己家里,“秦姐姐说的哪里话,你来我高兴都还来不及,又岂会怪罪于你。”

“妹妹这么说我就放心了。”秦娘子笑着挽住她手臂,和她一起到堂屋落座,她夫君则是把马车停在了谢莞娘家门口,他视线能够笼罩住的那一小片空地上。

谢莞娘给两人倒了茶,又拿出果子和点心招待他们,“不知姐姐此来所为何事?”

秦娘子已经习惯了谢莞娘的直来直去,她道:“我有个报酬丰厚的大单子,就是那买家要货要的比较急。”

谢莞娘对“报酬丰厚”这四个字毫无抵抗力,她道:“姐姐不妨详细说说。”

秦娘子正有此意,她道:“有位被家中长辈打发到咱们白河镇历练的富家公子,他祖母寿辰将至,他打算花重金请人帮绣一幅双面绣屏风。”

谢莞娘追问:“他打算绣哪两种图案?”

“麻姑献寿和松鹤延年。”

谢莞娘又问:“他打算要多大尺寸的绣品?最迟能接受咱们什么时候交货?”

“两尺(0.67米)宽,三尺(1米)高,交货日期他说得在下月十九之前。”

谢莞娘松了口气,对别人来说这要求或许苛刻,但对她来说却没什么。

一面麻姑献寿、一面松鹤延年的屏风,是她跟师傅学的最后一种双面绣纹样,省了设计图案、琢磨绣法的时间,下月十九之前交货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她问秦娘子,“我能拿到多少报酬?”

秦娘子双眼发亮,“谢妹妹的意思是......”

“时间倒是够了,但我得看看报酬是不是真有姐姐说的那么多,值不值得我放下其他事情,一心一意忙活这个。”

秦娘子生怕她不接这个单子,赶忙如实说了对方给的价格,“那位富家公子愿意出三百两,去掉材料费和我要拿的抽成,你可以拿到大概二百六十两。”

谢莞娘不仅是她店里手艺最好的绣娘之一,而且还是她店里刺绣速度最快的绣娘,没有之一。

如果说她店里还有谁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那么这个人非谢莞娘莫属。

而那位富家公子,他是白河镇最大、最好的福满堂酒楼的少东家,最重要的是,他家在周边的十几个县镇,都开了规模差不多大的一家福满堂酒楼。

除此之外,他家还另有良田若干,以及一支专做南来北往贩货营生的商队。

在州城乃至京城的某些人眼里,他家或许只是个稍微有钱点儿的寻常商户,但在秦娘子这儿,那位富家公子却是她毋庸置疑的大主顾。

好不容易这么一个有钱客人自己送上门,秦娘子可不想因为自己吃不下对方丢出来的饼,硬生生把这么一个出手阔绰的富家公子,拱手送给镇上的那间绣坊。

为了以后能够长长久久的跟这位富家公子,甚至这位富家公子代表的家族做生意,秦娘子说什么也不能在对方第一次找上门时掉链子。

她用满含期待的小眼神盯着谢莞娘,“怎么样?这个数目你满意不?”

谢莞娘点头,“简直不能更满意了。”

秦娘子一听,立马让坐在门口位置喝茶的自家夫君,去马车上搬她们带来的布匹、绣线等物。

事情谈完,契书签好,秦娘子婉拒了谢莞娘留他们吃饭的热情邀约,和自家男人一起回了镇上。

村里人注意到了秦娘子他们的这辆马车,免不了又要议论一番谢莞娘。

毕竟,昨天谢莞娘家才刚来过一辆马车,今天又来,实在很难让人不好奇。

但好奇归好奇,上门打探或者胡编乱造一些谣言,他们却是没那个胆子的,毕竟谢莞娘对付汪家人的英勇之姿,他们可还都牢牢记着呢。

谁也不想自己成为下一个挨揍的人,自然要老老实实管着自己的腿和嘴。

谢莞娘对村民们的好奇与忌惮一无所知,她正忙着准备送给陈里正、陈大夫、汪小芝,以及因为拐子事件与她变成朋友的王玉芝、赵月娘的粽子。

她自己喜欢吃红豆沙粽、红枣或者蜜枣粽,但考虑到其他人未必与她口味一致,她还另外包了绿豆沙粽、蛋黄鲜肉粽、板栗鲜肉粽、香菇腊肉粽。

一家两串共十二个粽子,每种口味各两个,另外再给每家送十个咸鸭蛋、十个皮蛋,这节礼就算是准备好了。

郝玉家今年给陈里正准备的节礼也有粽子,不过他家包的是这边最常见的小枣粽和黄米粽。

除了粽子,他家还另外准备了一小坛的雄黄酒。

江远没有包粽子,他自己吃的粽子都还是谢莞娘、郝玉、汪小芝和陈大娘送的呢,自然不会拿了粽子去送人。

他给郝玉、陈里正、汪小芝一家、汪小芝公婆准备的节礼,是一板豆腐和二斤猪肉。

至于谢莞娘,因为谢莞娘邀了他一起过节,江远不仅给她准备了一板豆腐、二斤猪肉,而且还给她买了她最爱吃的排骨和猪头。

猪头处理起来很麻烦,但没关系,谢莞娘可以使唤做事超级认真、迅速,同时也极有耐心的江远。

香喷喷的卤猪头肉,吃一口就能让人幸福到冒泡,更别提江远还是直接买的一整个的大猪头。

吃开心了,谢莞娘干起活儿来动力也更足了,为了尽早做完那个单子,她开始了上午上山采药并简单炮制,下午和晚上在家刺绣的新一轮忙碌日常。

就连小阳和陈圆,她都只让她们自己反复练习针法,而不是继续教授她们新的内容。

如此忙了一个多月,谢莞娘总算是赶在六月初九这天,在江远的陪同下,将她做好的双面绣送去了秦记布庄。

秦娘子没想到她能提前十天交货,又惊又喜的同时,她也没有忘记把东西拿到光亮处仔细验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