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八路军在华北掀起滔天巨浪之时,这股风暴,也迅速席卷了整个中国。
报纸宣传铺天盖地。
民众抗日热情高潮空前!
山城重庆。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官邸。
侍从室主任将一份份加急电报,小心翼翼地放在了委员长的办公桌上。
“委座,这是从华北发回来的最新战报。”
委员长放下手中的毛笔,拿起电报,戴上老花镜,仔细地看了起来。
越看,他的眉头,皱得越紧。
“共军在正太路发起大规模破袭作战……一日之内,攻克日军据点数十处……”
“129师386旅,装备神秘新式武器,火力远超我军德械师……”
“所部独立团,团长李云龙,配属一种多管速射炮,可于短时间内摧毁日军坚固工事,日军一个加强大队,一触即溃……”
看到这里,委员长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
他摘下眼镜,揉了揉太阳穴,心中五味杂陈。
有震惊,有疑惑,但更多的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忌惮。
八路军,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能打了?
李云龙?这个名字,他有点印象。
好像是那个在忻口会战时,不听指挥,擅自行动的刺头。
还有那个什么“多管速射炮”……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侍从室主任:“去!给我查!这个李云龙的独立团,他们的武器,是从哪里来的?!是不是苏联人给的?!”
“委座……据第二战区阎长官的报告,这个独立团的武器,似乎……似乎是他们自己造的。”
“自己造的?!”委员长愣住了,随即失笑出声,“笑话!一群泥腿子,连汉阳造都造不好,还能造出比德械师还厉害的武器?他们有工程师吗?有兵工厂吗?有德国的机床吗?”
侍从室主任低着头,不敢说话。
委员长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脸色阴晴不定。
一方面,八路军在敌后狠狠地打击了日寇,这对他来说,是件好事,可以在国际上宣传,也能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
但另一方面,八路军实力的迅速膨胀,特别是这种“革命性”的提升,让他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他最担心的,就是这股力量,将来会不受控制。
“娘希匹……”他低声骂了一句,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传我命令,”他重新坐回椅子上,语气恢复了平静,“第一,通电全国,嘉奖八路军百团大战之战功,以振奋民心士气。”
“第二,以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的名义,给八路军总部,发放一批……法币和药品,作为奖励。”他特意在“八路军总部”几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第三,”他看向侍从室主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让戴笠派人,给我死死地盯住山西!我要知道,那个李云龙,那个独立团,还有他们那个所谓的‘兵工厂’,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
……
山西,太原,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
“啪!”
阎锡山把手中的电报,重重地拍在桌子上,气得胡子都在发抖。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他指着面前一众垂头丧气的晋绥军将领,破口大骂。
“看看!你们都给我看看!人家八路军,一个晚上,就把正太路给捅了个底朝天!你们呢?你们这群人,拿着我给的最好的装备,吃着我给的最好的军饷,一个个在鬼子面前,就跟绵羊一样!”
“尤其是那个楚云飞!”他把矛头指向了358团,“我听说,他最近跟那个李云龙,走得很近啊!是不是也想学八路,不听我这个长官的指挥了?!”
一众将领噤若寒蝉。
只有楚云飞,站了出来,不卑不亢地说道:“阎长官,卑职认为,八路军此战,打出了我们中国军人之雄威。我们应该学习,而不是指责。”
“学习?!”阎锡山冷笑一声,“学习他们怎么抢地盘,怎么扩充实力吗?”
他看着楚云飞,心里越发不爽。
他最怕的,就是他手底下这些有本事的将领,被八路军给“赤化”了。
那个李云龙,就像一头猛虎,卧在他的山西地盘上,现在这头老虎,不仅长了更锋利的爪牙,还学会了自己造爪牙!
这让他如何能睡得着觉?
“楚云飞!”阎锡山厉声喝道,“我命令你,立刻带你的358团,去跟八路军‘协同作战’!我倒要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三头六臂!”
他嘴上说是“协同”,心里想的,却是让楚云飞去监视,去摸清八路军的底细。
“是!”楚云飞立正敬礼,眼神中却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他知道阎锡山的心思,但他更想亲眼去看看,那个李云龙和林默,到底把独立团,变成了一支怎样可怕的军队。
华北的炮声,不仅震动了重庆和太原,更通过各种秘密渠道,越过重洋,传到了世界各地。
英国,伦敦。
唐宁街十号,首相邱吉尔的办公室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