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佩元虽看起来精神焕发,但以何裕柱对药理的了解,知道师傅体内仍有暗伤未愈。

不过,有当前的效果摆在眼前,只要师傅坚持,他有信心让伤势痊愈。

如果是普通人或者之前的药师说出这样的话,杨佩元和王行可能会怀疑,毕竟这些年来累积的伤势能够得到控制已经不易。

然而,这话出自柱子之口,他们却深信不疑。"好!柱子,辛苦你了。”

杨佩元嘴唇微颤,最后坚定地说出这句话,这表明他对柱子的话充满期待。

伤势痊愈无疑是一线生机,即便他心态平稳,也对身体状况有所预期,但谁能拒绝痊愈的希望?更何况,伤势痊愈后,城内的一些安排和计划也可以更顺利地推进。

在一旁的王行,作为一直陪伴杨佩元左右的人,也深深体会到他的心情。

柱子熬制的药膳确实解决了大问题!

“那师傅、王叔,你们先休息吧,我不打扰了。”

何裕柱见时机成熟,主动说道。

师傅虽然服用了药膳,伤势有所改善,但仍需静养。

王叔手臂上也涂了药,同样需要休息。

杨佩元点头回应,王行拍拍何裕柱肩膀,“刚才说的话可别忘了,等你王叔的手好了,咱们切磋一下。”

王行心里一直惦记着和柱子过招的事。

有这样的机会怎能错过?否则恐怕会坐立不安。"行了王叔,我随时奉陪!”

何裕柱笑着点头,随后向师父打了声招呼便离开了院子。

看着何裕柱离去的身影,王行也回过神来,目光转向杨佩元。"杨老,这次您真是收了个好徒弟。”

王行在一旁感叹道。

作为杨佩元身边的亲近之人,他对杨老的情况最为了解。

之前几位亲传弟子的行为确实给杨老带来了不小的打击。

而这个新收的徒弟,王行因外出办事一直未曾见过,今日短暂相处,便能看出柱子与杨老之前的那些弟子截然不同。

单论这份心性,柱子就胜过许多人。

更别说他还是一名十五岁的暗劲武者,且在药理方面颇有造诣。

杨佩元闻言微微点头,“柱子这孩子很用心,这样我出门时也安心不少。”

提起外出,王行神色微凝,“杨老,您……”

杨佩元摆摆手,“有柱子的药膳相助,我的身体也算还能发挥作用。”

原本杨佩元的身体状况堪忧,即便带着接近破损的宗师之躯仍在城中运筹帷幄,如今有了好转的迹象,自然更是游刃有余。

王行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异样。

确实如此,杨佩元又瞥了一眼王行手臂上的药膏,“你小子,这几天还是多练练拳脚,别到时在柱子面前丢脸。”

杨佩元说着这话,嘴角带着几分戏谑。

王行却有些下不来台,“杨老,您这话……”

他本想辩解几句,可想起柱子刚才从树后突然出击的样子。

虽然那次带有出其不意的因素,但那股爆发的力量以及刁钻的角度,若正面交锋,自己又有几分胜算?

想到这里,王行果断点点头,因手臂涂着药膏,索性就在院子里开始练习腿法。

他可不是那种死要面子的人,要是真在柱子那儿吃了亏,可连偷袭的理由都找不到了,多尴尬。

杨佩元看着徒弟柱子的样子,嘴角微微上扬,眼里透着几分自豪。

柱子是他亲手调教出来的弟子,这点让他格外欣慰。

想到这里,杨佩元便说道:“你先练着,我去趟军管会。”

提到军管会,杨佩元的眼神变得严肃起来。

作为国术宗师,他清楚自己的反击即将开始。

……

南锣巷95号四合院。

傍晚时分,何裕柱回到院子里。

邻居们大多吃过晚饭,有的在外面聊天,有的在家讨论生活。

何裕柱的身影引来了一些目光,但他只是让大家看了一眼便进了屋。"柱子回来了。”

人们习以为常,因为他每天这个时间都会回家。

柱子手里提着的饭盒更引人注意。

他对打招呼的邻里点头回应,但饭盒并没有让他表情变化。

没办法,他得用手拿饭盒回去。

吃得好一点就吃得好一点吧。

他是鸿宾楼的主厨,待遇自然不同。

即使有人羡慕,也无话可说。

但如果他每次都藏进空间再带回院子,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猜测。

天天外出空手而归,家里却总有大鱼大肉,这太奇怪了。

不用质疑邻居们的嗅觉,在那个年代,哪怕只吃白面,香味也能飘遍整个院子。

……

柱子关门后,院子里的人才开始议论。"瞧瞧,何大清走了,柱子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要说院里谁吃得最好,没人比得上柱子家。

刚才何裕柱经过时,大家都闻到了荤菜的香气。

柱子家的伙食对普通家庭来说简直是一种享受,他们只能吃窝窝头、玉米饼配咸菜疙瘩。“那又如何?没了父亲,吃得好又有什么用?能安稳过日子吗?”有人带着嫉妒的语气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