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陆未吟赶到圜丘坛外围,烟已经散成极薄的一片浅影。
燔柴炉中火焰渐熄,最后一缕青烟袅袅升空,皇帝挺了挺僵直的腰身,目送烟雾消散,虔诚得仿佛在目送神明离去。
随着一声“礼成”,祈谷礼终于结束,皇帝沿阶而下,被一连串繁复的祭礼累出疲态。
人人都想当皇帝,殊不知皇帝也有许多身不由己。
若真是随心所欲事事从心,那不是国君,而是昏君。
太子率先迎上去,“父皇,去斋宫稍事歇息吧。”
“好!”
皇帝将微弯的腰背重新挺起,目光跃过太子,看向他身后的轩辕璟,“今年分胙净场之事,还是交于昭王来督办。”
给这种祈福典礼收尾,有‘扫福’之意,按理应交由太子。
前两年太子巡边未归,便由昭王代劳,尽管双目有疾,但只是督办,也不用他自己做什么,因此并不妨碍。
今年因太子大婚在即,不适宜沾手祭礼,再度交给昭王合情亦合理。
轩辕璟拱手:“儿臣领命。”
太子看他一眼,嘴角勾起意味深长的笑容,提步跟上皇帝。
轩辕赫脚都站麻了,迫不及待想要坐下来歇一歇,也快步跟着离开。
待众人走出一段距离,星岚近前一步,悄声道:“王爷,来了。”
轩辕璟收回目光,伴随悄然呼出的一口气,眸间寒星骤亮又倏然敛去。
“走,去看看他们清洗祭器。”
斋宫立于半山,视野开阔,山下景象一览无余。
内设观景廊,正对着河道支流蜿蜒折转冲出来的一片浅滩。
滩中水深不过三尺,却推展出十余丈宽,灿灿春光下,水面宛如碎金流动,煞是好看。
皇帝与太子、永昌侯、尚国公等诸位重臣站在最正中的观景台,余下百官散于两侧长廊,君臣一起凭栏眺望山河盛景。
下方河滩上,一队礼部役夫或捧或抬着祭器走向河滩,开始清洗。
轩辕璟率四名星罗卫随行监督,颀长身姿立于水边,即使远望,仍可见气度非凡。
皇帝等人心思各异。
他是见子思母,太子期待着陆未吟的死讯,永昌侯琢磨着轩辕璟和陆未吟的事,尚国公则因轩辕璟给的半卷供词而咬紧了后槽牙。
没错,半卷,事情办完了,轩辕璟却只给了半卷供词,还是没有名字那半卷,简直奸诈又无耻!
全场静默,即使偶有交谈,声音都压得极低,保持着祭礼后的庄严肃穆。
忽然,下方河滩乱起来。
只见一女子策马从对面涉水而来,身后一队人马紧追不舍,手中钢刀高举,狠悍如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