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除夕之前几年一样,大街上很热闹,不管辽东的形势如何,天子脚下仍旧歌舞升平。
“这烟火不是每年都一样么?”周璨不理解周璇为什么每年都要来,明明每年除夕时大街上的表演、活动都是一样的。
“烟火一样,人不一样呀!”周璇撇了周璨一眼,不满道。
“前年除夕只有你跟我,去年上元节多了嫂嫂和她的两位兄长,今年除夕又变成了我们三个,这哪里一样了!”
也不能说她说的不对,因为确实如此,但是周璨总是觉得她就是在强词夺理。
梁染墨看着兄妹俩拌嘴没有说话,但是面上却带着淡淡的笑意。周璨性子冷,但是他妹妹却活泼张扬极了,兄妹两个当真是一南一北。不过她曾听婆母说过,周璨的性子更像镇国公周永絮,不过她至今没有见过,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很像。
“嫂嫂,走,我们下去逛。”周璇见马车已经到了正街,迫不及待便要下去玩走走,周璨闻言喊停了马车,让她们下去。
大街上人满为患,周璨自下了马车开始,便以“人太多了,担心被人流冲散为由”握紧了梁染墨的手。
梁染墨一开始觉得有点奇怪,不过还没等她想明白,跑在前面的周璇已经转头回来催他们走快些。
“急什么,来都来了,差这一小会儿的时间吗。”相较于周璇的着急忙慌,周璨牵着梁染墨不紧不慢地朝前走去。
一路逛下来,确实同周璨说的那样,同往年没有什么不同。
只不过今年的周璇格外有眼力见儿,没有跟去年上元节那样缠着梁染墨,所以周璨差不多一整晚都握着她的手。因此周璨对周璇的态度又好了一些。
过了今日之后,明日就是安焱开坛祭天的日子,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见明日安焱的样子了。
周璨知道梁染墨明日有安排,所以等烟花结束后,便领着梁染墨和周璇回了府。
她们成亲也有四个多月了,这些日子为了不引起府中众人的怀疑,一直都在一个屋子里休息。
周璨从前躺下不久就能睡着,如今身边躺了一个梁染墨,他一闭上眼睛,听觉和嗅觉就格外敏感,他能轻易地听见梁染墨清浅的呼吸声和沐浴后身上带着的淡淡花香。
梁染墨初时也不大习惯,但是现在已经习惯自己身边躺着这么一个人了。所以习惯了两个月后,她已经能够安然的在周璨身边睡去。
见梁染墨睡熟后,周璨轻轻的朝里翻身,梁染墨没有察觉。
屋子里只留了一盏烛火,有床幔遮放,什么东西都看得不大清晰,但周璨就这么看着梁染墨安稳的睡颜,即使因为光线暗淡他看得不甚清楚,但是梁染墨的样子早就牢牢刻在了他的心里。
他还记得一开始那两个月,因为还不大习惯与人同睡,经常两更天时才隐隐有睡意。正当他进入浅眠时,却听见身边的人发出了轻浅的呜咽声,一开始他以为是梁染墨做了什么噩梦所以哭了,但是当他出声喊梁染墨时,却发现她好像困在梦境里听不见自己的声音,于是他只好一遍一遍的在她耳边轻声安抚,过了一伙儿,梁染墨才慢慢安静下来。
他原以为梁染墨第二天早上会有感觉,可是他却发现她对自己半夜的反应完全没有感觉,于是他便私下问了初雨,只知道梁染墨前几年有点多梦,白日里多觉,夜里一个月总要惊醒一两次,梁府太夫人还为此带她去青龙寺上香。只是从去年开始,便不怎么做梦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噩梦,竟困了她数年之久。
眼见夜深了,周璨就这么侧躺着闭上了眼睛。
早上梁染墨醒来时,周璨已经晨练回来了。周璨简简单单用了膳后便直接出门了。今日是大年初一,不用上朝,再加上安焱要去南山开坛祭天,京中的文武百官都要跟着一起去。
周璨到南山脚下时安焱还没到,但是许多官员已经到了正三三两两的聚在一处,说着今天的事情。
“今日陛下特意开坛祭天,想必上天定然能保安国国运昌盛,让张磊一举扫清叛乱,将契丹人都赶出我辽东疆域。”
“是啊,这契丹人实在是太过可恶,占了我们的燕云十州还不够,竟然还妄图继续染指我安国领土!”
“也不知道辽王是怎么想的,竟然同契丹那豺狼混做一处,我看呐迟早会以身饲狼。”
“不过辽王怎会突然谋反,难道是因为陛下的那道训斥他教女无方的折子?”
“或许淮东王叛乱时他便有反心也说不定。”
“要是周世子领兵,那契丹人定然有所忌惮,哪敢同如今这般张狂!”
“高兄,慎言!”
“是,是,是,我一时激动说错话了,还请众位都忘了。”那位被唤作“高兄”的人正是鸿胪寺卿高时。
高时作为鸿胪寺卿,恨不得安国能有人狠狠灭掉那些妄图觊觎安国疆域的邻国的锐气,这样他们鸿胪寺在同邻国谈判时才能以更强硬的底气去杀杀他们的威风,免得他们每次都耀武扬威的,不是要求公主和亲就是要求开市通商。
镇国公一脉自老镇国公起就一直牢牢镇守西北,除了许多年前安文帝晚年为了在匈奴和契丹的夹击下喘息而将不顾朝臣反对燕云十六州作为同契丹达成合作的筹码划给契丹外,再没有让契丹和匈奴的兵马再往前移进一寸。这么多年来镇北军就是西北最坚固的屏障。
幸好镇国公这么多年来一直都保持中立没有参与党争,这才安稳走到现在,只不过自从安宸帝将安国公主许配给周永絮后,一切都在慢慢改变。
他们中的一位看着二十七八岁、身穿青色官袍的人想转头看看还有谁来了时,正巧就看见周璨了,于是出声喊了他一句:“周世子,你来啦。”
同他站在一处的人纷纷也同周璨打招呼:“世子。”
“各位大人们新年好。”这种场面,又是新年,没有什么比这句话更适合寒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