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需要邀请外国客户参观……伊拉克需要能拦截弹道导弹的防空系统,沙特更需要……不卖出去,不仅无法回收研发经费,连生产成本也无法摊薄。”
刘威铭没有理会空军的大佬说装备不起。
不卖出去,目前的空军真的装备不起。
按照刘威铭的报价,整个部队一年军费,也就只能装备20套!
“不是说成本问题,这是第一次测试……”
陈为民提醒刘威铭。
在这之前,除了少量的试验,连遥测弹试验都没做,整个打靶计划也没有先用长空一号无人机先行测试导弹是否达到了设计性能标准,直接就用M7导弹导弹测试。
这是违反研发流程的。
619有项目自主权,自己筹集的经费,这一点上面也不好干涉。
问题是刘威铭连最基本的测试都没有进行,探测雷达是否能发现目标,导弹能否正常发射出去都还两说。
直接邀请外国客户参观!
万一打靶失败了呢?
“领导,这一点不用担心。如果第一枚M7的拦截有问题,整个打靶都将会先停下来。其他的系统,尤其最核心的相控阵雷达,在这之前,每天夜里都在进行测试,蓉城周边区域的飞机飞过,都能成为雷达的探测对象,银河一号的基础计算数据都是从这上面来的……”
看着陈为民脸上的担忧,得到刘威铭示意的赵秉璋安慰着他。
雷达是核心,要是没法提前探测到来袭战机跟导弹的飞行轨迹,银河一号也没法进行计算最佳拦截点,从而获得精准的发射时间。
再先进的防空导弹都白搭。
“你们测试多久了?”
“从雷达组装完成,就一直在进行,最早只是天黑后,到了后来全天24小时开机,发现了很多问题,也都一一解决了。”
张振万急忙补充着。
“战机可不是导弹。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超过4马赫的战机。”
王立新眉头一直都拧着。
超过3000万啊!
原本还打算支持一番619的工作,测试经费由部队给。
人家在没有任何先期测试,也没有遥测弹测试的情况下直接进行实弹打靶。
“领导,我们解释再多都没有用,不如用实弹打靶的结果来检验。”
刘威铭叹了口气。
他也不想如此。
国内因为技术跟工业基础的问题,根本没法提供机动性更高、速度更快的无人机靶子。
红旗-11跟红旗-21两款防空导弹,实际上还是在前卫系列的成果上,融合PL-4改空空导弹各种技术而来。
外型气动布局都不需要重新吹风洞。
张振万看向王立新跟陈为民等上级主管部门领导。
“按照你们单位的规划走吧。619是自主立项、自筹经费。立项不要通过上级,各种研发进度跟试验也都由你们自己安排,上级只是帮着你们协调。”
见王立新不吭声地看向自己,陈为民如此表态。
“陈司长,你对小刘没有信心吗?”
王立新见陈为民一脸担忧,开口问他,“既然没有信心,为什么还同意他们的打靶方案,也不反对他们邀请外国客户参观打靶?”
对于陈为民同意的原因,王立新是明白的。
619的情况,秦浩然一直都在不停地向上级汇报。
单位的几名负责人同样清楚,却根本没有阻止。
“我不是对小刘没信心,而是担心拦截失败。”
陈为民深吸了一口气。
目前,619虽然依然处于高度保密状态,从PL-4改空空导弹开始,再到M7弹道导弹,又到现在的防空导弹系统,已经让所有军种跟部队各个单位大佬有所耳闻。
根本不是保密就能解决问题的。
“拦截失败就失败呗,没有谁能轻易成功。”
王立新一脸无所谓,“小刘给部队挣了将近300亿美元,打靶花几千万又如何?何况一旦成功,不只是能继续出口这种先进的防空导弹,海军也算真正拥有了区域防空能力,也会对空军的发展方向造成很大影响,特别是十号工程……”
“就因为知道,所以更怕拦截失败。”
“我对他有充分的信心。”
王立新一脸笑容,“不只是我,曹副总他们对刘威铭更有信心,要不然上面知道他们连基本的测试都没有就直接打靶,肯定会介入的。3000万啊!这都能装备5架歼-7战机!”
“……”
陈为民看了王立新一眼,无奈地摇了摇头,什么都没说。
第二天,叶永安先找到了在锦江宾馆的易卜拉欣。
“打靶?直接用M7弹道导弹来测试拦截能力?”
易卜拉欣瞪大了眼睛。
新型防空系统测试,不都是先从遥测弹开始,然后再利用无人靶机作为目标进行测试。
获得了详细的参数后,再一步步地进行拦截弹道导弹的测试跟准备工作。
最后才是拦截实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