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瞧着这鱼也就是鱼鳞颜色特别一点,其他的也没什么吧?”
杨家辉点了点头:“三刀鱼肉质嫩滑,鱼味浓郁,吃进嘴里像蟹肉一般鲜甜。这种鱼在港城地区具有鱼王的称号,最适合清蒸,还无需去鳞。”
“三刀鱼可以说是大家都爱吃的一种鱼,也是因为鱼王的称号,这种鱼逐渐减少,在整个海鲜市场都是一鱼难求。”
听到一鱼难求,叶家众人就知道这鱼确实很贵,而叶老头和叶老太也欣喜若狂,连忙跑去叶云念那里询问:“念宝,要不要我们也甩两竿?”
叶云念遗憾的摇头:“就这两条了,附近没有三刀鱼的鱼群,不然等从小岛再出发的时候,我们换条路线看看吧。”
叶老头和叶老太虽然失望,但也点头答应了下来:“好啊,好久没去赶海了,咱们等一下去小岛一定要多捡海鲜,我打算趁着天气好晒干了给你大爷爷家拿回去。”
“晒干的海鲜虽然也很腥,但营养价值高不说,就算是活的给他们拿回去也不太会吃,还不如晒一些干贝、鲍鱼干、海参干什么的给他们拿回去熬粥。”
叶云念点了点头,这种方法确实方便,晒干后重量减轻,营养价值更高,还耐储存。
白梦云和王娜婷这时走到两位老人身边:“娘你说的很对,等一下咱们多找一点鲍鱼、海参什么的。”
“扇贝也多找一些,晒一些干贝。”
叶云念点头应了下来:“好啊,等一下,小岛上海货非常多,大家都下去弄一些。”
“反正咱们出来玩儿的也不着急,挑一些好的捡回去处理一下。”
“我记得之前咱们弄上的黄唇鱼,里边有丰富鱼胶,非常昂贵,营养价值很高,等回去再看看有没有黄唇鱼,多捞上一些取鱼胶。”
杨家辉一听几人要给家里人准备海鲜干货,连忙开口:“黄唇鱼非常珍贵,鱼胶也是稀少,甚至被称为鱼胶之王。”
“不过咱们之前捞上来一网黄姑鱼也不错,它盛产白花胶,个头虽然较小,但也是传统鱼胶之一。”
“还有双棘原黄姑鱼,又名鮸鱼,也是非常常见的海洋鱼种,是赤嘴鳌鱼胶的来源鱼种。”
“叶小姐可以等下咱们回航时多关注这些鱼类,回去找人取鱼胶。”
叶云念点头,记了下来:“好。”
干货当然还有一些紫菜、海带等等,只是这些在云沙岛和梦沙岛赶海就能遇到,所以并不需要着急。
港城这边也到了冬天,出海捕鱼的人也逐渐变少。
所以大家都转成了赶海,偶尔也会去不远处的荒岛。
所以叶云念打算在小岛上多找一些顶级海货。
不过好在现在云沙岛和梦沙岛在他的名下,虽然离港城距离不远,但大部分人都知道那里是她的地盘,并不会让人轻易上岛。
思绪回笼,渔船已经停在了荒岛上。
一行人兴冲冲地走下船。
大家手里拿着的不是手抄网就是鱼桶,或者网兜、夹海货的小钳子,还有食用盐以及铁锹等等。
俩人一组,就这么结伴在渔船周围的沙滩边缘散步。
渔船上只留了几个员工负责整理渔船,其余的也跟着下来一起赶海了。
荒岛上的海资源丰富,刚到沙滩上就有不少卧沙的猫眼螺,还有在水坑徘徊的八爪鱼等。
再往前走,叶云念还看见了很多鲍鱼。
不光有鲍鱼,礁石下还隐藏着兰花蟹、梭子蟹等等。
叶云念感觉她的桶很快就满了。
一行人在荒岛上逗留了一下午,赶海收获非常多。
叶云念还在荒岛礁石区找到一片鹅颈藤壶生长的地方,因为没人来采集,这里的藤壶长得又大又密,一行人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撬下来。
但好在结果是喜人的,这些藤壶数量非常多,已经装满了10多个水桶。
杨家辉不得不佩服叶云念的运气,他见过这么多人出海捕鱼,把把爆仓还是顶级鱼获的少之又少,他印象中这几次都是因为叶云念才见了这么大的世面。
不光有鹅颈藤壶,还有小青龙、鲍鱼、海参、青衣鱼、八爪鱼、大龙虾等,还有很多花螺、辣螺、蜘蛛螺。
在这里,叶云念还发现了一个不深不浅的水坑,可能是退潮之后有一部分海货留在了水坑里,可就便宜了叶云念几人。
水坑底下藏着两条老虎斑,一条东星斑,旁边的岩石缝里还藏了不少鲍鱼和海参,光这一个水坑就值不少钱了。
船上的员工帮忙运桶,一行人赶海,很快甲板上全都是他们收获的海货。
杨家辉虽然没细细数来,但加上那么多鹅颈藤壶,估摸着30多桶海货是有的了。
那些普通的白蛤和青贝,叶云念他们都没有捡,因为太便宜了。
一下午的时间大家收获颇丰,对自己收获上的海货大家都有一种别样的感情,这是付出了辛苦劳动的。
大部分的海货都活着,所以杨家辉和孙红等人就直接把那些海货都放进了船舱里。
用过晚饭后一行人再次起航。
晚上,叶云念没早睡,反而先用精神力探测了一圈,看看能不能找到盛产鱼胶的那些鱼类。
可能确实到了近海,鱼种变得常见了起来。
叶云念在睡前只找到黄姑鱼,被她收进了空间,打算第二天一早起来多找些鱼,她还想再弄到三刀鱼作为年礼送给他们养生公司的这些顶级顾客们。
对于他们那些富豪来说,送礼没必要送非常贵的礼物,主要是一份心意,家里两位老人在后山种的纯绿色蔬菜,对富豪们来说是最朴实无华的礼物。
如果外加上几条三刀鱼和顶级鱼货,可能他们会更喜欢吧。
上午钓鱼,下午赶海,众人劳累一天后进入船舱很快就睡着了。
一夜无梦,众人拖着略带疲惫的身体,迎着朝霞醒了过来。
食堂大厨早就准备好了鱼片粥,用东星斑熬制,鱼肉弹嫩,肉质鲜美,结合着米香味就连叶云念都连喝了两碗。
确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