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一大早。

天刚蒙蒙亮,晨风还带着一丝凉意,宋绵绵就背着布包,快步赶到了铺子。

街上行人寥寥,唯有几家早点摊升起了袅袅炊烟。

门敞开着,迎面扑来一股清新的皂角味。

柜台、桌椅都被擦得干干净净。

后院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

她好奇地走过去一看,原来是阿跃正蹲在角落摆弄几块木板,手里握着一把旧刨子。

“昨晚睡得还好吗?”

宋绵绵轻声问,声音温和。

阿跃听见动静,抬起头看了她一眼。

随即指了指屋里叠得整整齐齐的被褥,用力地点了点头。

宋绵绵放下心来,目光落在他手里那块打磨得光滑的木板上。

“你是想做桌子?”

阿跃用力点了点头,嘴唇抿成一条线,眼中闪过一丝倔强。

“这种事让大哥二哥来做就行,你别忙这个了。”

她说完,轻轻拉起阿跃沾着木屑的小手,拉着阿跃往前走。

“先帮我把铺子收拾一下吧,今天还有很多事要做呢。”

整整一天,宋绵绵都在东边这间铺子里转悠。

她挂上了新买的青布帘子,布料厚实,随风轻晃,遮住了街上的尘土。

还在柜台上摆了盆翠绿的植物。

太阳落山时,晚霞染红了半边天。

她站在门口打量着焕然一新的铺面,心中涌起一阵暖流。

风吹起她的发丝,裙角轻轻摆动。

两天后,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尽,水渠的源头便挤满了人。

男女老少全都聚集在堤岸上,翘首以盼。

新来的县官穿着一身笔挺的青袍,亲自走上前,双手搭在古老的水闸把手之上。

只听“轰”的一声响,浑浊的河水顿时冲破阻碍。

“通水啦!”

人们激动地喊着,声音一阵接一阵,此起彼伏。

几个弯腰驼背的老农颤巍巍地跪在水渠边上,双手哆嗦着捧起一洼河水。

掌心的水流从指缝间滑落,他们却舍不得松手。

水渠流经的地方,几位村长蹲在边上看土。

一人捏了把湿泥,看着指间滑腻的质感,先是咧嘴笑出声。

可笑着笑着,却又重重叹气。

“水是来了,可这时间……真赶得及吗?”

旁边的人听了都安静下来,没人再说话。

眼下芒种早过了,一般的庄稼根本没时间下种长成了。

田地里光秃秃的,泥土干硬,裂开了一道道细缝。

农民们蹲在地头,望着空荡荡的田垄直叹气。

错过这个节气,再等一季就得熬到明年秋天。

一家老小的口粮可怎么办?

谁都知道,现在种普通的稻麦,根本来不及发芽抽穗,更别说收割了。

正愁着,远处传来一阵响亮的喊声,是从小溪村传来的。

村民们纷纷抬起了头,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

只见村口的小路上尘土飞扬,人影攒动。

二十多户人家推着独轮车走来,车上堆满了刚发芽的土豆种块。

车子压过石子路,颠簸中有些种块滚落下来。

被眼疾手快的孩子顺手捡起,小心翼翼地放回车上。

大人们脚步匆匆,脸上却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兴奋劲儿。

宋里正走在前头,嗓门大得很:“闪开啊!咱们村要种新作物啦!”

他穿着粗布短打,腰间系着一条褪色的蓝布带。

“这是啥?”

隔壁村一位老头凑过来,伸手戳了戳那些带芽的小把。

“这东西长得怪模怪样,黑不溜秋的,就这几根小绿芽,真能活?这种时候还能往下种?怕不是喂猪都不吃的东西吧?”

“绵丫头说了,这东西皮实得很,不怕冷也不怕旱!”

宋里正咧嘴一笑,满脸褶子都挤在一起。

“三个月就能收,一亩地产的量抵得上十亩小麦!”

他挺起胸膛,声音愈发洪亮。

“你别看它不起眼,埋进土里,随便浇点水都能冒苗!叶子还能喂牲口,挖出来的块茎又大又沉,煮熟了又面又香,小孩老人吃了都养人!”

“真有这么神?”

老头半信半疑,眯着眼睛盯着那堆种块。

“味道咋样?能吃吗?”

他咂了咂嘴,脑子里已经浮现出锅灶边热腾腾的饭香。

“别回头辛辛苦苦种一季,结果啃不动咽不下,那就亏大发了。”

“你这话说的,不好吃我们会费劲巴力去种?”

宋里正一瞪眼,胡须都翘了起来。

“我家孙子尝过,一口气吃了三大碗!连我那挑嘴的媳妇都没说一句难吃!还不赶紧干活去?地等着呢!”

说完一挥手,催人赶紧推车进地。

自己也弯腰搭把手,推着一辆最满的独轮车往田边赶。

眼看车子走远,那老头急忙追上去。

“老哥哎,还有没有多余的种子?分我家一点行不?”

“就半筐!哪怕给几块让我试试也行啊!要是真像你说的那么灵,咱以后年年都种这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