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带着芯片闯古代:王爷他嘴硬心软 > 第一百零五章 九转还阳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温行之虽然不懂病毒是什么,但是他知道陆绾绾是为了他的安全着想,把口罩收进了怀中。

马车停稳,温行之率先下车,刚站稳,就见一个身着青色官服的人快步迎上来,躬身行礼:“下官永平县令刘永,参见逸王殿下!”

“起来吧。”温行之语气冷淡,开门见山,“说说永平县现在的情况,感染瘟疫的百姓有多少?”

陆绾绾跟在后面下车,目光落在刘永身上,他身材瘦小,穿着洗得发白的官服,却脊背挺直,眼神里满是焦急与恳切。

“回殿下,目前已有三个村落出现感染病例,约两百余人,其中三十余人已病逝。”刘永声音带着哽咽,深深鞠了一躬,“求殿下救救永平县的百姓!”

一行人随着刘永进了城,街道上冷冷清清,偶尔能看到几个戴着头巾、捂得严严实实的百姓匆匆走过,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到了临时安排的别院,打发走刘永后,温行之立刻屏退左右,对着空气沉声道:“出来。”

两道黑影瞬间从暗处现身,单膝跪地:“属下在。”

“现在就带我去见太子,切记,行踪不可泄露。”温行之语气凝重。

永平县令刘永并不知道温承煜在此地,温行之也不便贸然透露太子身份,免得节外生枝。好在影卫早已与温承煜身边的暗卫建立了联系,不多时,便带着温行之和陆绾绾穿过冷清的街巷,停在一处低矮的农户院外。

推开木门,一股淡淡的草药味扑面而来。

内屋的床上,温承煜面色潮红,双目紧闭,呼吸急促而微弱,显然已陷入深度昏迷,高热将他的嘴唇烧得干裂起皮。

“府医,快!先看看他的情况!”一进屋,温行之眼神中的急切之神已经不在隐藏。

“殿下,您在外屋等候即可。”府医做了简单的防护,把温行之拦了下来。

温行之还想往里走,府医深深的鞠了个躬道:“殿下,若是您被感染了,永平县就无人主持大局了,还请三思。”

因温承煜身份特殊,温行之不敢贸然带太医前来,只能把府上的心腹府医带过来。

温行之沉默,府医见状,进了内屋。

外屋的人皆屏息等候,空气里满是压抑的紧张。

片刻后,府医脸色苍白地走出来,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殿、殿下,这位公子的情况.....很不好,高热不退,上吐下泻,这症状,是瘟疫无疑了。”

方才他看清温承煜的面容时,差点惊得打翻药箱。

躺在那里的人竟是当朝太子!太子怎么会在这瘟疫之地,还染了病?

陆绾绾心头一沉,连忙从袖中摸出那个白瓷瓶,递到府医面前:“快,先给里面的公子服下这里面的药丸。”

这是白浅浅留给她的,当时只说关键时刻能保命,她虽不知药效,却抱着一丝希望。

府医接过瓷瓶,轻轻拧开盖子,一股清苦却醇厚的药香瞬间散开。

他瞳孔骤缩,惊声道:“这、这是九转还阳丹?!”

此药乃是绝世珍品,传闻能吊住濒死者的最后一口气,寻常人连见都见不到,怎么会在陆小姐手中?

陆绾绾哪里懂什么九转还阳丹还是八转还阳丹,只急切地追问:“这药能治瘟疫吗?”

府医连忙收敛神色,摇头道:“回陆小姐,九转还阳丹虽能保人性命,却治不了瘟疫。不过....”

他话锋一转,语气凝重起来,“公子已感染瘟疫多日,依他现在的状况,怕是撑不过这两日。但服下这丹药,至少能为他吊住一口气,为我们寻找解药争取时间。”

“那就好。”陆绾绾悬着的心稍稍放下,又看向府医,“那你何时能配出治疗瘟疫的药?”

府医面露难色,羞愧地低下头:“在下...在下不才,目前尚无头绪。瘟疫凶险,寻常药方根本无用。”

一旁的温行之见陆绾绾神色急切,连忙开口安抚:“别担心,太医院的人已经下去感染的村里,他们经验丰富,定能想出办法。”

“可万一他们也配不出来呢?”陆绾绾忍不住蹙眉。

她不仅担心温承煜,更想起了白浅浅,白浅浅还怀着温承煜的孩子,若是温承煜出事,白浅浅该怎么办?

突然,她眼前一亮:若是能找到浅浅,定然有办法治疗瘟疫!

不等温行之回应,陆绾绾立刻转身,对着空气轻喝:“南山!”

一道青色身影瞬间出现,单膝跪地:“属下在。”

“南山,你现在速速回京,去找逍遥楼掌柜,就说有一位温公子在永平县受了重伤,陆小姐在找人相助。”

逍遥楼是白浅浅的产业,他们之间必然会有联系,只要逍遥楼能把这个消息传给白浅浅,她知道了这个情况,应该会赶过来相助。

南山不敢耽搁,应声后立刻转身,翻身上马,朝着京城的方向疾驰而去,马蹄声很快消失在街巷尽头。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粗布衣裙、约莫四十岁的大婶站在门口,脸上满是惶恐,声音哆嗦着问道:“你、你们是这位公子的家人吗?”

陆绾绾连忙走上前,放缓语气,柔声道:“婶子,我们是他的亲友,这是您家吗?”

大婶看着屋内众人衣着华贵,气质不凡,愣愣地点了点头。

“多谢您这些日子照顾他。我是他表妹,不知您怎么称呼?”

大婶这才稍稍放松,战战兢兢地走进屋:“我姓王,名夏云。”

那日夜里,王夏云听见院门外有响动,开门一看,温承煜就倒在地上,浑身滚烫。

她懂些粗浅的医理,便把他扶进了屋。

第二天,便发现温承煜高热不退,她又听说隔壁村子好多人都得出现了这种病症,在心里猜测是不是瘟疫。

王夏云怕连累到家人,当即下了决定让丈夫带着小儿子立马去了隔壁县投靠亲戚。因为她自己也接触过温承煜,她哪里都不敢去,只能留在这里,然后用一些土方法照顾他。

后来暗卫寻到温承煜时,也对他的病情束手无策,只能将温承煜继续留在王夏云家中,再派人快马加鞭赶回京城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