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燕上学后第一个星期,正月二十那天,厂子里就把廖科长需要的饲料给做出来了,车子拉过去后,廖科长打了电话来,说先试试,等有结果了再给林浔打电话。
林浔原本以为要等一段时间的,可一个星期后,廖科长那边就传来了好消息,特别惊喜的道:
“小林你不知道,这个星期猪吃食的情况比之前好多了!而且体重也在上升,我让人三天称一回,七天就上升了两个刻度!”
“而且我已经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京市其他养殖场的负责人了,他们都说要订购试试看,我统计出来了,一共需要两千份,再加上供销社那边,先拿个五百份看看效果,一共两千五,你们要多久才能做出来?”
两千五!
饶是林浔早就有了准备,可还是被这个数量震惊到了。
两千五啊,这可比饲料厂之前做的所有订单,加起来还要多!
看来她把京市作为供货的最主要的方向,这一步还真是走对了!
而且这还只是尝试的数量,等到稳定下来后,光是京市的订单就比这个还要多,更别提在京市卖出名气后,之后其他地方说不定也会跟风来买,那场面……简直是源源不断,滚滚而来啊!
林浔激动极了,忙道:“廖科长您放心,我们一定尽快做出来,最多半个月就行!”
“行,那就辛苦你们了。”
林浔明白,现在大家对饲料感到新鲜和好奇,那就得趁着这个劲头赶紧上,不然时间拖得越久,那份期待就会越打折扣,而且也会对饲料厂的效率产生质疑。
所以一定要在半个月内赶出来。
不过这就涉及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饲料厂的员工不够了。
毕竟这年代不比后世,没机器,什么都是人工,干活效率就很低,现在就八个人,一天二十五个小时,半个月内也赶不完,必须再招几个人来才行。
正好,可以趁这次机会,把何月容的升职报告交上去。
林浔早就想给何月容升职了,但之前一直没机会,现在饲料厂人不多还好,等到之后扩招了,何月容要不是个正式的小主管,还真的管不住这么多人。
很快,林浔就把升职和扩招报告都交到了公社。
要是之前林浔说扩招,公社肯定不会答应,毕竟多个人,那就多一份工资,可是现在,看着京市拍电报发来的那么大数目的订单。
马书记大手一挥:“招!现在就招!别说扩招了,你就算让我去给你打工都行!”
马书记属实想不到,之前阴差阳错做的决定,现在竟然能给他带来这么大的惊喜。
不过有了马书记的大力支持后,这次扩招比上次顺利许多,很快就招到了五个人,家属区两个,公社三个。
与此同时,何月容的升职报告也批下来了。
“现在何月容同志就是咱们厂的主管了,日后的工作,希望大家服从何主管的安排,有什么问题,随时向何主管反映。当然,这只是开始而已,以后咱们厂子效益越来越好,员工越来越多,大家都有机会当领导!”
一段话,既给何月容树立了威信,又激励了所有人,以免从前的老员工心里不平衡,不服管。
一时间,所有人脸上都充满了喜悦和对未来的渴望。
当然了,最高兴的非何月容莫属,曾经于她而言,能有一份工作就是大好事了,从来没想过,她竟然还能有成为领导的这一天。
“嫂子!谢谢你!”下班后,何月容忍不住了,猛地一把抱住了林浔,激动得差点哭出来。
林浔拍了拍她的背,笑道:“有什么好谢的,是你自己争气,能力强,这都是你应该的。”
何月容也不想和林浔太过客气,把感谢记在心里,“行,不说谢谢了,不过今天我要在国营饭店请客,你和小燕,还有霍团长都要来!”
“行,那就不跟你客气了。”
最近公安局来了个大案件,霍大哥忙得不行,林浔昨天就把小燕接回来了,正好能一起去吃饭。
另一边,霍俨州不知道何月容要请吃饭,但他知道小燕今天回来,想着早点回家。
但刚把文件放好,办公室的门就被人敲响了:“霍团长,在忙呢。”
霍俨州点头:“张干事,有事吗?”
张干事半点不含蓄,开门见山道:“有事,我来发这个月的计生用品。”
“咳咳!”一旁正在喝水的程青松差点被呛到,张干事瞟了他一眼,直白道:“程营长,上个月你的四个计生用品,用完了吗?”
程青松都坐不住了:“婶子,你这说话能不能含蓄点,到时候整个军区都知道我上个月领了四个计生用品了!”
“这有什么不能说的?”张干事道,“国家现在鼓励少生孩子,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使用计生用品,是响应国家政策,有什么不能说的?说吧,这个月领几个?”
(查了一下,计划生育虽然是1980年才开始,但在七十年代后期,就已经进行控制了,所以不算私设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