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电话里,周苏苏和李建国的交谈十分愉快。

挂断电话后,她脸上那云淡风轻的笑容,让旁边的林婉仪看得是一头雾水。

“苏苏,你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老太太忍不住问,“这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还有心思跟他聊那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儿童乐园?”

“妈,这您就不懂了。”周苏苏端起茶杯,好整以暇地抿了一口。

“宋美琳现在是在唱独角戏,唱得越热闹,看的人越多。咱们现在要是冲上去跟她对打,那不就等于免费给她当配角,帮她把戏台子搭得更稳吗?”

“那你的意思是?”林婉仪问道。

“我的意思是,她唱她的戏,咱们走咱们的路。”

“不,准确地说,”周苏苏笑了笑,“咱们要让她以为,咱们根本没把她放在眼里。咱们要去干一件比跟她吵架更有意义、也更有‘钱途’的大事。”

“什么大事?”

“暂时保密。”周苏苏卖了个关子,“不过妈,我得先跟您和爸通个气。我可能需要动用一笔不小的资金。”

林婉仪看着儿媳妇自信的目光,大手一挥:“钱的事你不用管!只要是你拿定的主意,咱们陆家这点实力还是有的!”

……

接下来的几天,京城的美妆市场被“晨露”搅得天翻地覆。

而玉容坊却像是完全不受影响,依旧大门紧闭,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会员美”的高冷姿态。

周苏苏也确实没把心思放在宋美琳身上。

她白天按部就班地为会员服务,晚上等安安睡着后,她就会立刻闪身进入空间。

空间的仓库里,堆放着如山如海的物资。

以前,她只关注那些顶级的、珍稀的药材和护肤品。

但现在,她的目光投向了那些最基础、最不起眼的角落。

她找到了一个专门存放“日化基础原料”的货架。

上面整齐地码放着一桶桶的甘油、硬脂酸、羊毛脂、纯净水……这些都是生产雪花膏最基础的原料。

在21世纪,这些东西廉价得像大白菜,但品质却远超80年代。

她又在资料区,翻出了一本《国民护肤品配方百年变迁史》。

书里详细记录了从民国时期开始,各个年代最受欢迎的雪花膏、蛤蜊油、头油的经典配方和改良方案。

看着这些熟悉的化学名词和配方比例,周苏苏这个曾经的理科学霸,还是非常容易就了解的。

宋美琳说得对,光靠几十个顶层客户,是无法建立一个真正的商业帝国的。

玉容坊是她的“面子”,是她用来树立品牌高度的“奢侈品”。

但一个健康的商业模式,必须要有“里子”——一个能走入千家万户、能产生巨大现金流、能真正影响一代人护肤观念的“国民品牌”。

她要做中国的“雅诗兰黛”,更要做中国的“大宝”!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心中逐渐成型。

她要做的,不仅仅是一款能对抗“晨露”的产品。

她要做的,是一款属于这个时代的、凝聚了未来科技和经典情怀的、物美价廉的、真正的“国货之光”!

其实这并不是周苏苏的初衷,但是能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可能会更好!

这个想法,让她激动得浑身战栗。

她立刻开始着手,在空间的书房里铺开稿纸,开始废寝忘食地计算、改良、书写配方。

她摒弃了传统雪花膏油腻、不易吸收的缺点,利用空间里更纯净的原料,优化了乳化工艺。

她又从现代技术中找到了一个关于“雪莲”和“白芷”可以润肤增白的方法,将其中的草本精华,以一种极其巧妙的方式融入了现代化的配方之中。

几天后,一份堪称完美的、超越了这个时代至少三十年的雪花膏配方,就在她笔下诞生了。

它既有现代护肤品的清爽肤感和高效保湿力,又蕴含了东方草本的温和滋养功效。

最重要的是,由于原料都是最基础的,成本被她控制到了一个极低的水平!

她甚至在空间的小型实验室里,亲手做出了一批样品。

那膏体洁白如雪,细腻如绒,触手即化,在皮肤上留下一层哑光的、天鹅绒般的保护膜,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极其雅致的雪后松林的清香。

周苏苏将这款样品,命名为——“雪绒花”。

灵感,来自于那天皮埃尔在台上大吹特吹的“阿尔卑斯雪绒花”。

“你想用你的‘雪绒花’收割市场,那我就用我的‘雪绒花’,告诉你什么才叫真正的国民产品。”周苏苏看着手里那瓶小小的、却凝聚了她无数心血的白色膏体,嘴角勾起了一抹自信的笑容。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配方有了,样品有了,接下来最关键的一步——生产线,该从哪里来?

自己建厂?

周期太长,耗资巨大,而且在80年代,私人办厂的手续繁琐得能让人脱层皮。

找国营大厂代工?

人家是“亲儿子”,有国家订单,根本看不上她这点“私活”,而且流程死板,效率低下,核心配方还有泄露的风险。

思来想去,周苏苏把目光投向了那些在改革浪潮中举步维艰、濒临倒闭的“街道小厂”。

这些小厂设备虽然老旧,但大多都有一批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它们就像是被人遗忘在角落里的潜力股,缺的不是技术,而是一个能让它们起死回生的机会,和一个能带领它们杀出重围的人。

她把自己的想法,跟公公陆振国提了。

“爸,我想找一家街道日化厂合作,以技术入股的方式盘活它,让它专门为我生产‘雪绒花’。”

陆振国听完,深深地看了她一眼。

他知道,儿媳妇的这个决定看似冒险,实则是一步妙棋。

这不仅解决了生产问题,还能为政府解决下岗工人的就业问题,是能得到政策支持的好事。

特别是现在知青返乡的热潮,大批待业青年在城里面无所事事。

“你这丫头,想得比谁都远。”他赞许地点了点头,“行,这件事,爸帮你打听打听。京城里大大小小的街道厂,这不是什么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