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天后,柳桐将精心制作的货物送到清水庵。

静云师太验看货物时,眼中再次露出了赞赏之色。

她拿起一个香囊,轻轻摩挲着那细腻的编织面,又仔细查看了杯垫的底部和边缘,微微颔首:

“甚好。做工之精,用心之诚,远超贫尼所期。柳小施主家中,确有巧匠。”

她不仅爽快地付清了余款,还温和地说道:“庵中几位居士见了这些物件,亦十分喜爱。日后若有所需,还会叨扰。”

她想了想,说道:“贫尼可否将这些杂物篮置于庵堂茶寮,供香客使用?若有询价者,亦可告知是柳家所制。”

柳桐闻言,心中大喜,连忙躬身道:“多谢师太!全凭师太安排!”

这无异于为柳家打开了一个极佳的宣传窗口!能在香火鼎盛的清水庵茶寮展示,接触到的将是更多不同层面、且对品质有要求的人群,远比在市集叫卖高端得多。

果然,没过几日,便陆续有香客通过庵堂打听柳家的手艺。

有的是想订做类似的香囊杯垫,有的则是看中了那扎实的做工,询问能否定制更大的器物,如经书架、食盒等。

虽然订单依然零散,但客户群体明显提升了档次,给出的价格也更加公道。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香客的口口相传,“柳家编织”悄然在县城一部分注重品质和格调的贵人中,建立起了一种精工细作的口碑。

“听说了吗?清水庵用的那些柳编家伙,是柳承宗家里做的,手艺那叫一个扎实!”

“是啊,我上次去喝茶看到了,那篮子编得,针插不进似的,比巧工坊那些花架子强多了!”

“据说那柳师傅去了京城造办处,家里孩子的手艺也这般好…”

风评的转变,像一阵暖风,渐渐吹散了巧工坊恶意中伤带来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