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大厨笑眯眯的摆了摆手。
“你家又没准备鱼,这泡姜泡辣椒的有也行,没有也不打紧,就是这泡萝卜,可得多准备点,炖鸭子全指着它呢!”
……
说话间,三个人又回到了后院。
看到宋小满那一挑竹碗、竹杯和竹筷,宋巧姑直夸宋苗会想办法,把一向落落大方的宋苗都夸得不好意思了。
等宋巧姑和宋苗把这两筐“备用件”,连着箩筐一起,洗得干干净净,宋大志和宋立夏也把那边的鸡、鸭收拾好了。
范大厨立刻忙活了起来。
宋巧姑和张仁德起身就要回家,被宋苗一把拦住了,连带着宋禾和宋麦一起,全都叫了过来,吃了个便饭。
泡椒猪肝和青椒土豆片配上二米饭,算不得什么好菜,经过范大厨的手,却好吃的让人恨不得直接把舌头给吞了。
拾掇完桌子,洗好了锅碗瓢盆,宋巧姑一家子就早早的回去了休息了。
毕竟,明天还有明天的活呢!
而宋立夏一家子,则在范大厨的指挥下,一直忙到了后半夜。
等到咸烧白、方肉、鸡、鸭、海带大骨头都上了蒸笼,留下自告奋勇的宋大志看火,大家这才终于躺到了床上。
等到宋南星欣欣然睁开了眼,天光已经大亮,后院的临时炉灶前也早已经换了人。
“娘,你怎么起这么早?”
满面红光的宋苗,朗笑道:“高兴得睡不着,干脆跟你爹换个班,让他也眯一会儿。”
这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就,很难评!
高兴得睡不着的,除了宋苗,还有宋立夏。
衣服裤子必须捋直了,一个褶都不能有,袜子拉直了,鞋子上面不能有一点灰……
看到对着镜子臭美的男人,宋南星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怀疑自己睁眼的方式是不是不太对。
看到宋小满以后,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有点无脑。
“那真是咱们大哥?”
宋小满看着怀疑人生的宋南星,笑着说道:“娶到意中人,就跟打个翻身仗似的,不得让他得瑟一会儿?
等过了这一阵,就好了!”
宋南星想了想,好像道理是这个道理,不过……
“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看着宋南星那副“你丫的肯定有情况”的表情,宋小满忍不住顶了顶后槽牙。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睡得迷迷糊糊的宋大志,听风就是雨,拉着宋苗嘟嚷道:“果果馋肉了,可咋办?”
除了“对镜贴花黄”的宋立夏和宋.馋肉.南星,其他人有一个算一个,通通笑出了声来。
欢乐的一天,就这么拉开了序幕。
虽然宋大志听岔了,但担心孩子们馋肉的宋苗,还是取了一只腊兔,剁成小块,蒸给大家解了解馋。
配上玉米碴子粥、小咸菜和现烙的土豆丝饼,也算是顶顶丰盛的一餐了。
家里的几个小年轻,宋小满、江靖川,加上吃过早饭赶过来的宋禾和宋麦,跟着宋立夏一起去迎亲。
宋向文和宋大志跑到几个相熟的人家家里,把早就商量好要借的桌椅板凳、碗盘、酒壶……一趟一趟的往后院搬。
宋巧姑和张仁德也早早的过来了,一个坐在厨房把守着灶膛,一个坐在堂屋对着礼金本。
宋向文和宋大志才搬了一趟,三奶奶就带着几个儿媳妇,扛着自家的桌椅板凳、锅碗瓢盆,巴巴的赶来过来,并送上了第一份大礼--三奶奶亲手织的土布一匹。
打从三奶奶当了家,宋家村谁家有个婚丧嫁娶,三奶奶都这么送,大家也都习惯了。
但三奶奶几个儿媳妇送的礼,却明显比其他人家多了三分。也就是来的人客少,张仁德的嘴又严实,要不然,指定得闹出点动静来。
大家随的礼,宋向文和宋大志收下了,但帮忙这事儿,大家可不敢劳烦三奶奶。
宋苗一个眼神,宋南星就懂事儿的站了出来,把三奶奶拉到一旁,聊起了苎麻来。
三奶奶打了头阵,其他人也陆陆续续的上了门。
宋家村的酒席,送现金的屈指可数,宾客们大都带上点粮食、鸡蛋或酒作礼,主要就是图个人情和热闹。
等到宋志宏和罗彩儿带着宋继祖巴巴的从城里赶回来,后院基本上都坐满了。
知道宋大德和高巧春的德行,罗彩儿问都不问,直接从袋子里面拿出一件水红色的大衣随了礼。
然后,带着宋志宏和宋继祖,随便找了个空位坐了下来。
宋南星瞥了一眼宋继祖的胸口和耳朵,看着那明显更小巧、更先进的助听器,止不住的嘴角上扬。
但宋南星也没顾得上搭话,毕竟,她还有任务在身呢!
远远的听到了清脆的自行车铃声,宋南星赶紧站到了路口。
看到宋立夏骑着永久牌自行车,载着头扎麻花辫、身穿红色连衣裙的秦静,宋南星赶紧扬了扬手里的彩纸屑。
宋立夏站在彩纸屑里,稳稳的扶住了他的新娘,把人迎进了堂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