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可“东方韵”系列还缺七套设计。

这七套,不能只是漂亮。

它们必须有故事,有足以打动国际评审的力量。

“晓玥姐,又熬到半夜?”

小卫推门进来,手里端着杯热茶。

她一眼扫见满桌揉皱的图,忍不住皱眉。

“这些……都不行吗?”

苏晓玥按了按太阳穴。

“不纯粹。”

她轻声说,语气透着疲惫。

“黎国不缺好看的衣服,他们想要看的是,真正华国人心里的东西。”

小卫歪着脑袋想了会儿。

“要不……咱去走走?你上回不是说,安美农场那批蓖麻蚕丝让你一下有了感觉?不如再跑一趟?”

苏晓玥脑子里嗡嗡作响。

是啊,她一直以来都执着于照搬未来的图案。

却忽略了最珍贵的其实就在眼前。

那些活生生的日常,才是灵感真正的源头。

“你说得对。”

她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眼神坚定。

“我后天就去苏市。”

苏市的早晨,苏晓玥独自一人去往老城深处的刺绣研究所。

她伸手推开木门,发出“吱呀”一声轻响。

院子里安静极了。

几位头发花白的老师傅正全神贯注地在绸缎上飞针走线。

“请问,郭老师在吗?”

她轻声开口。

一位老婆婆抬起头,眯起眼睛仔细打量她。

“你是深市那个苏厂长?”

郭老师是刘小英当年在工艺美院的同学,更是苏绣技艺的传承人。

听完苏晓玥的来意,郭老师起身走向角落里的一个樟木箱。

她打开箱盖,从中翻找出一卷绣片。

“看看这个。”

她低声道。

苏晓玥屏住呼吸凑近。

绣片上,蜻蜓静静地停在一片荷叶边缘。

更让人惊奇的是,当换个角度去看,那翅膀颜色竟悄然变化。

由翠绿渐变为深蓝,又从蓝转为神秘的紫。

“这……这是怎么绣出来的?”

苏晓玥连呼吸都屏住了。

“老办法,劈丝绣。”

郭老师傅的手指轻轻滑过绣面。

“一根真正的蚕丝,能劈成16根细如发丝的线。我们挑不同色的丝线,一根根交错着绣上去,再覆上一层极薄的透明纱。这样一来,光线下就能呈现出变色的光影效果。”

她眼里闪过一丝落寞。

“这活儿费工夫,也费眼睛。现在的年轻人,谁还耐得住这份寂寞?”

苏晓玥的心口猛地一热。

这就是她苦苦寻觅了整整三年的东西。

那种纯粹的、属于东方的韵味。

“郭老师,您能教我吗?”

苏晓玥语气十分认真。

老人愣了下,目光从她脸上滑到脚,又回到她的手。

那双手指节分明,一看就是没怎么碰过针线的人。

“你想学?”

她慢悠悠地开口。

“这活儿,坐得了一天,才看得见针脚。不是练个把小时就能出彩的玩意儿,得熬,熬到手指僵了,眼睛花了,才能捻出那么一丝灵气。”

“我带了东西来。”

苏晓玥拉开背包拉链,小心翼翼地取出水墨长裙。

她指尖轻抚过那尚未完成的弧线。

“我想在裙摆这里加点变色效果。让颜色从深蓝慢慢过渡到浅紫。”

郭老师戴上花镜,捏着裙角左看右看。

“嗯……这料子透光,适合细活。”

忽然间,她笑了。

“这裙子,走起来是不是会飘?风一吹,下摆扬起来?”

“对!”

苏晓玥点点头,眼里亮了起来。

“下摆是歪的,不规则,随裁剪走势自然垂坠,走动时会有流动感。”

“那正好。”

郭老师拍了下大腿。

“那就绣水波纹,用劈丝的针法。等你一走路,整条裙子随着波浪轻轻晃动。那才叫活。”

接下来几天,天还没亮,苏晓玥就蹲在绣坊里。

手指被线勒得通红,可她咬着牙一声不吭。

哪怕困得眼皮打架,只要针还在动,心就没塌。

她说不清为什么,只是觉得,这针,不是在绣衣裳,是在绣回她丢了好久的东西。

“你这姑娘,真有股犟劲儿。”

郭老师不知何时站在身后,手里端着一杯茶。

“比你妈还轴。”

苏晓玥接过茶杯,心头猛地一动。

“郭老师,您见过这图案吗?”

说着,她从本子里抽出一张草稿。

画的是只展翅的凤凰。

可奇怪的是,羽毛部分全空着,没画实。

老人凑近细看,眉头渐渐舒展开。

“这不像是普通刺绣,是影绣的底稿吧?”

她指着那些留白的区域。

“只勾个形,留出大片空白,真正绣的时候,靠光影变化显形。光线一照,就跟剪纸影儿似的,在布上投下流动的痕迹。”

说罢,她走到樟木柜前,翻了好一阵,掏出一本旧册子。

“喏,这种的。”

册子里的图样果然如她说的,全是用极细的丝线勾出轮廓,留出大片空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