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游戏 > 始皇遗产管理局 > 第127章 技术换空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节:无声的联盟

“天工阁”深处,一间由公输久特意安排的静室内,林夙正在观看三份由不同派系弟子提交的技术难题。

第一份来自机关铸造坊的年轻天才鲁云。他痴迷于提升“流光翼”的极限速度,但核心动力符阵在超频时总会出现难以预测的能量湍流,导致机翼震颤甚至解体。他的师傅是保守派中颇有声望的铸造长老,对此问题也束手无策。

第二份来自负责维护总部防御符阵的执事荆远。他发现西南角的“厚土壁垒”阵基存在微弱的能量衰减,传统检测手段无法定位根源,只能被动等待问题爆发。荆远隶属刑律堂外围,但其为人正直,更关心技术本身,他的直属上司在保守派中地位不低。

第三份则来自公输久的一名亲传弟子,研究一种新型通讯符鸟,却卡在远距离信号同步稳定性上,这关乎墨家未来情报网络的效率。

公输久坐在林夙对面,神色平静,但眼神深处藏着一丝期待。将这三个难题交给林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选择。它们分别代表了保守派的技术痛点、刑律堂关联人员的技术需求,以及合作派自身的瓶颈。解决它们,不仅能展示林夙的价值,更能将不同派系的人,因“技术受惠”而无形中拉拢到合作派周围。

林夙快速浏览完毕,脸上看不出丝毫为难。他拿起那枚记录着“厚土壁垒”问题的玉简,精神力微微探入,感知着其中记录的阵基能量流动数据。

“此处非是符阵磨损,”片刻后,他放下玉简,语气平淡如水,“乃地脉微移所致。地下三丈七尺处,有一灵脉支流改道,虽未彻底偏离,但其能量场与阵基固有频率产生间歇性冲突,导致能量逸散。”

荆远执事耗费数月无法定位的根源,被他一眼看破。

第二节:点石成金

静室内,林夙开始逐一拆解难题。

对鲁云的“流光翼”问题,他并未直接修改其复杂的动力符阵,而是拿起符笔,在兽皮纸上勾勒出一个极其简洁的、由七道弧形能量回路构成的辅助结构。“将此‘导流环’嵌入动力核心外侧,无需改变原有符阵,它可自发引导能量湍流,使其平顺。”

对公输久弟子的通讯符鸟,他指出了其同步符文中一处关键的能量反馈延迟参数。“将此处反馈延迟降低千分之三息,并引入一个微弱的预判补偿,即可解决同步失准。” 他随手给出了补偿参数的精确计算公式。

至于荆远执事的“厚土壁垒”阵基问题,他的解决方案更是出人意料。“无需改动阵基,亦无需强行纠正地脉。”他取出一枚空白玉片,指尖金光微闪,迅速在其中固化了一个小巧的、不断自我调节的能量模型,“将此‘频率协调器’埋于阵基东南五尺处,它可自动调节自身频率,弥合地脉与阵基之间的冲突。”

每一个解决方案,都精准、高效,直指问题核心,却又巧妙地避开了皇陵的核心传承,运用的都是可以融入现有墨家技术体系的知识。如同最高明的医生,不开猛药,不用奇方,仅凭几味寻常药材的精妙配伍,便药到病除。

公输久在一旁看得心神激荡。他不仅看到了问题被解决,更看到了林夙那深不见底的知识储备和举重若轻的运用能力。这些看似简单的方案背后,是对能量本质、物质特性、乃至天地规律深刻到极致的理解。

“受教了!”公输久由衷感叹。他小心地收起林夙给出的解决方案和那枚“频率协调器”玉片,如同捧着稀世珍宝。

第三节:涟漪效应

数日之后,墨家总部内,几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悄然引发了连锁反应。

机关铸造坊内,鲁云激动地看着加装了“导流环”的“流光翼”原型机,在测试场中化作一道真正的流光,速度突破了历史极限且稳定无比!他的师傅,那位一向古板的铸造长老,看着测试数据,沉默了许久,最终拍了拍鲁云的肩膀:“那位林先生……确有实学。日后若有机会,可多请教。” 保守派内部,一颗对林夙技术和人品的信任种子,悄然种下。

防御符阵维护处,荆远执事按照林夙指示,轻松定位并解决了“厚土壁垒”的隐患,避免了一场可能的防御漏洞。他对其直属上司,一位保守派实权长老汇报时,重点提及了林夙提供的、非侵入性的巧妙解决方案。那位长老捻须沉吟:“不恃技而骄,不挟恩图报,此子心性……难得。” 对林夙的观感,在刑律堂外围及部分保守派中,悄然转变。

公输久的亲传弟子成功改进了通讯符鸟,效率提升三成,这让合作派在即将成立的“联合技术司”中话语权更重。更重要的是,这些受惠的弟子和其背后的师门,无形中对林夙产生了一份“香火情”。这份情谊或许不足以让他们立刻旗帜鲜明地支持林夙,但至少在他们心中,林夙不再是一个危险的“外人”,而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能带来实际好处的“技术权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