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游戏 > 重生律师,14亿人奉我为法神! > 第390章 分开说和合并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张志远呆呆地看着张伟。

他感觉自己的大脑,像一台被输入了悖论程序的超级计算机,在疯狂过载后,彻底宕机了。

无罪?

张律……他到底在说什么?

张志远的思维模式,是典型的法学生优等生思维。

一个复杂的案件,他的第一反应是解构。

将案件拆分成一个个独立的法律事实,然后拿出对应的法条和判例,像做一道复杂的数学应用题一样,分步骤求解。

搏斗是第一步,适用正当防卫。

埋尸是第二步,构成过失致死。

两个阶段,泾渭分明,逻辑清晰。

这是法律的秩序,是教科书上写得明明白白的道理。

他一直以此为傲。

可张伟做了什么?

他没有去解那道题。

他直接把出题人给的题干,给改了!

“整体行为……”

“用来评价这个行为的‘正当防卫’,也应该作用于这个行为的整体!”

张志远在心中反复咀嚼着这两句话,一股电流猛地从他的脊椎窜上天灵盖!

张志远感觉自己在张伟面前,渺小得像一个刚刚学会加减乘除的小学生,却在仰望一位正在构建全新宇宙模型的爱因斯坦。

自己还在就事论事,还在纠结于一个伤口是故意还是过失,一个行为是中止还是继续。

而张伟,他已经跳出了案件本身,开始运用最底层的刑法理论,为当事人重构一个在法理上“绝对安全”的逻辑闭环!

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不。

这个问题应该换一种问法。

自己怎么可能想得到!自己终归还是太教条了!

这就是学院派和实务派的区别吗?!

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是太多了,光会一些法条和教科书上的方法根本不够用的!

“张律……”张志远激动道:“我明白了!”

张伟靠回椅背,神色重新归于平静,但内心却并不像表面那般波澜不惊。

他刚才提出的“整体行为”辩护思路,在理论上堪称完美,但在司法实践中,却是一步险棋。

因为分开说和合并说在法理上都是行得通的!

但是这种极具争议的案件,无论律师的逻辑链条编织得多么天衣无缝,最终的判决,依然悬在主审法官那只看不见的手里。

法官的个人经验、价值取向,甚至是一瞬间的情感偏好,都可能让判决的天平,从无罪彻底滑向十年重刑。

这中间的巨大不确定性,就是自由裁量权的“魅力”,也是它的可怕之处。

不过……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吗?

张伟的脑海中,浮现出那个刚刚兑换的BUG级技能【绝对公正领域】!

这个案子,简直就是为【绝对公正领域】量身打造的完美试验场!

他需要做的,就是将“整体行为正当防卫”这个逻辑闭环,构建得无懈可击。

只要他做到了,那么在【绝对公正领域】的影响下,法官就别无选择,只能判“无罪”!

想到这里,张伟心中那股沉寂已久的战斗欲,被彻底点燃。

他看向面前同样兴奋的张志远,开口吩咐道:“当事人的口供,卷宗里已经很详细了,我们暂时不用去打扰她们。”

“你现在有更重要的任务。”

张志远立刻坐直了身体,洗耳恭听。

“第一,马上去翡翠湾小区。”张伟的思路清晰无比,“卷宗里提到,王秀琴是撞见罪行后直接冲进去的,房门当时很可能没有关。你去走访所有邻居,排查楼道、电梯间以及对面住户的门上,看有没有任何可能拍到或者录到屋内情况的监控设备。”

“第二,还是在小区里,多跟物业和老邻居聊聊。我要知道李静母女平时的为人,她们的家庭关系,性格特点。我们需要为法庭构建一个立体的、鲜活的人物形象。”

“第三,”张伟的语气加重了几分,“去江城大学,把死者周浩给我查个底朝天。他的风评、过往劣迹、尤其是骚扰女生的传闻,有多少要多少,越详细越好。我们要让法庭看清楚,躺在土里的那个人,到底是个什么货色。”

张志远用力地点了点头,将每一项任务都牢牢记在心里。

“去吧。”张伟挥了挥手,“记住,任何蛛丝马迹,都可能是我们在法庭上,撬动整个案子的支点。”

张志远抱着笔记本电脑,像是抱着圣旨一般,风风火火地冲了出去。

办公室的门被重新关上,将外界的喧嚣彻底隔绝。

张伟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脑海中却在飞速运转。

“整体行为论”、“正当防卫的不可分割性”……这些刑法理论的基石,即将成为他手中最锋利的矛,去刺穿检方那看似无懈可击的指控。

而【绝对公正领域】,就是他为这支矛淬上的、足以弑神的剧毒。

就在他沉浸于这种构建逻辑闭环的快感中时,一阵专属的手机铃声突兀地响了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