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要提前用温水泡三小时,煮的时候加一颗蜜枣,最后撒一把枸杞。
有天,护士进来换药,看见你蹲在走廊给保温桶换热水,笑着说:
“你先生对你可真上心。”
你挠挠头没说话,等护士走了才凑到床边,从口袋里摸出一颗水果糖:
“刚才在楼下便利店看见的,橘子味,像你小时候总偷偷藏在铅笔盒里的那种。”
那时候我才发现,你掌心的温度总比常人高一点,大概是因为总揣着一些热乎乎的惦记。
你总说我是个“生活细节盲”。
我分不清家里的盐罐和糖罐,每次炒菜都要喊你来看;
我记不住交水电费的日期,手机日历里的提醒全是你设的;
就连我自己的生日,都是你前一天晚上在蛋糕店排队时,发消息问我“要草莓还是芒果馅”,我才猛然想起。
可你记得我喝咖啡要加两勺奶,记得我看电影时喜欢把脚翘到前排座椅背上,记得我每次来例假都想吃烘焙店的红豆面包。
有次,我们去逛798,在一家手作皮具店门口,我盯着个牛皮笔记本看了两眼,说“这缝线挺特别”。
三个月后我生日,你递给我一个包装得严严实实的盒子,打开一看,竟是那个笔记本。
扉页上用烫金印着一行小字:
“给总丢三落四的锦小姐,从此你的灵感,有地方可藏了。”
你说,你问过店主,这缝线的针法叫“锁边绣”,是中世纪欧洲工匠给骑士缝制皮甲用的,“够结实,能陪你写一辈子文章”。
前几天整理书房,我翻出你刚认识我时,送的一份礼物:一本1987年版的《人间词话》。
书页边缘都磨卷了,扉页上有你当时的签名,旁边用红笔圈着王国维说的“三境界”。
那时候,我总跟你抱怨写方案太辛苦,像在黑夜里摸爬滚打。
你没说什么大道理,只是把这本书放在我桌上,说:
“第一境界是‘独上高楼’,第二是‘衣带渐宽’,第三是‘蓦然回首’。你现在爬的楼,将来都会变成你看风景的高度。”
后来我才知道,这本书是你跑了三家旧书店才找到的,因为你记得我说过,最喜欢民国版的竖排字体。
此刻,虾片就放在手边,拆开一片放进嘴里,青柠的酸混着虾的鲜在舌尖炸开,果然带着一点草木的清冽。
我忽然想起,你在清迈发的朋友圈,照片里你站在夜市的灯笼下,背后是卖鲜榨果汁的小摊,穿花衬衫的老板举着一颗青柠冲镜头笑。
你配的文字是:
“有些味道,要带着特定的风,才能尝出真意。”
我想,爱大概也是这样。
它从不是纪念日的烛光晚餐,不是情人节的玫瑰,而是藏在那些被时光筛过的细节里:
是你带回的虾片里,裹着的清迈晨雾,是你牛皮笔记本背面偷偷画的箭头,是你掌心永远温热的水果糖。
就像此刻,窗外的月光,它不声不响地漫过阳台,漫过茶几上的虾片包装袋,漫过我摊开的信纸,最后落在你画的小太阳上。
这月光曾照过清迈的夜市,照过西安的古城墙,照过医院走廊的保温桶,如今它照着我,也照着千里之外正在收拾行李的你。
原来,这世间所有的牵挂,从来都不是刻意的铭记,而是像呼吸一样自然——
你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尝过的味道,都悄悄带着我的影子,就像这月光,无论绕了多少个纬度,总会落进我们共同的窗。
等你回来,我们一起把这袋虾片吃完吧。
对了,记得带一瓶清迈的青柠汁回来,我想试试用它调你最爱的莫吉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