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明末穿越,闯王一统 > 第101章 割地庆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弘光四年的腊月,凤翔。

凛冽的北风如同无形的巨蟒,裹挟着西伯利亚的极致深寒,呼啸着卷过已然冰封大半的长江,肆意蹂躏着两岸枯寂的山河。天地间一片肃杀,草木凋零,连往日喧嚣的鸟雀也隐匿了踪迹。然而,这仿佛能冻结灵魂的寒意,在触及凤翔城中那座巍峨的平西侯府邸时,却被一股由遥远南方带来的、顽强滋生的暖意悄然驱散了几分。

府邸深处,议事厅堂。

上好的银霜炭在巨大的黄铜火盆里烧得正旺,跳跃的橘红色火焰不断吞噬着投入的黑色块垒,发出噼啪作响的、令人安心的声音。暖流在室内氤氲盘旋,将严冬的冷酷隔绝在高墙厚窗之外。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若有若无的墨香、茶香,以及一种属于权力中枢的、紧绷而又充满期待的独特气息。

戚睿涵,这个数年前还只是现代校园中一名普通大学生的青年,如今身着锦袍,眉宇间早已褪去了青涩,取而代之的是长期运筹帷幄、历经生死考验沉淀下来的沉稳与锐利。只是,连日来军务倥偬、各方战报传递的胶着态势,让他眉宇间凝结着一层难以化开的凝重。此刻,他正捧着一封刚刚由八百里加急送达、还带着风尘与寒意的塘报,借着烛火与炭盆的光亮,一字一句地仔细阅读。

起初,他的眉头依旧紧锁,但随着目光在纸面上移动,那紧蹙的眉峰竟如同被春风拂过的冰面,渐渐舒展、化开。最终,一丝难以抑制的、带着巨大释然与振奋的涟漪,从他眼底深处荡漾开来,嘴角也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好,好,好一个安南国王黎维祺!”他轻轻将那份承载着喜讯的塘报放在身旁铺着虎皮的楠木桌案上,声音虽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了疲惫的、清晰可辨的振奋。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坐在对面太师椅上、正凝神望来的吴三桂,以及依偎在他身旁、眼中带着关切与询问的董小倩。

吴三桂比之几年前,面容更显风霜雕刻的痕迹,鬓角甚至已隐约可见几丝不易察觉的白霜。但他那双深邃的眼眸,却比以往更加锐利,如同鹰隼,洞察着时局的每一丝微妙变化,沉稳中透着久经沙场淬炼出的谨慎与果决。他并未急于开口,只是静静等待着戚睿涵的下文。

董小倩,昔日那个带着几分天真、追随姐姐董小宛足迹的少女,在经历了战火洗礼、生死离别与权力漩涡的磨砺后,早已褪去了曾经的柔弱。她的明眸依旧清澈,但其中更多了几分坚毅、沉稳与洞察世事的通透。她轻轻握住戚睿涵放在桌案上的手,无声地传递着支持与温暖。

戚睿涵深吸一口气,似乎要将这好消息带来的暖意彻底吸入肺腑,这才继续说道:“安南国主黎维祺,已正式遣使上表,愿奉我大明正朔,并出兵助我朝抗清。不仅如此,他们还承诺,将进贡其国内特产的优质矿产、坚韧耐久的木材,甚至…还包括他们那片神秘雨林中特有的多种毒液,言明可供我们研制新式军械,以抗强虏!”

“毒液?”董小倩闻言,明眸瞬间亮了起来,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她如今协助戚睿涵处理不少军需后勤事务,对各类物资的紧缺程度了如指掌。“睿涵,这简直是雪中送炭。我们如今最缺的,除了稳定的粮饷,便是打造、改良军械,尤其是火器所需的特殊物料。安南的木材可用于造船、制作炮架枪托,矿产更是冶炼精铁、铸造火炮的必需。至于那毒液…”她略微沉吟,思维飞快转动,“若能妥善利用,无论是淬于箭镞,或是设法融入火器,或许能对清军那些厚重的棉甲、铁甲产生奇效。即便不能,交给太医院研究,或许也能配制出救命的良药,或是…其他有用的东西。”

吴三桂微微颔首,指节分明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紫檀木的扶手,发出沉闷而规律的笃笃声。“安南主动来援,确是近来难得的利好。这黎维祺,倒是个懂得审时度势的聪明人。”他语气平稳,分析着眼下局势,“见我联军自挫败阿济格、勒克德浑等猛将后,虽进展缓慢,但于武昌、安庆一线稳扎稳打,逐步压缩清军势力,川陕、湖广连成一片,战略反攻之势已初露峥嵘,他便来烧这口热灶了。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他能在此刻表态,已属难得。”

他话锋一转,带着他一贯的冷静:“不过,元芝,盟友之力,终是外援。古语有云,‘恃外援者国恒亡’。关键还需我等自身筋骨强健,兵精粮足,将士用命。如今我们东面有日本商船,虽其国策保守未直接出兵,但开放贸易,其硝石、硫磺乃至部分精铁,确实解了我军燃眉之急;北面有朝鲜义师在辽东苦苦支撑,虽进展维艰,却如同楔入清虏后背的一颗钉子,让豪格、尼堪之辈无法全力南下,为我等分担了巨大压力。如今再添安南之物资、兵员…”

他站起身,与戚睿涵一同走到悬挂于厅堂正中央那幅巨大的、标注着各方势力犬牙交错态势的舆图前。他的目光如同冷电,扫过代表南明、大顺、大清、朝鲜、日本以及如今新添的安南的各式标记,最终落在那片被特意用浓重墨色渲染、代表着清廷核心统治区域的北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