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明末穿越,闯王一统 > 第142章 青衿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初秋的南京,暑热的余威尚未彻底臣服于季节的更迭,白日的阳光依旧带着些许灼人的力度,但早晚的风里,已然悄悄掺入了沁人心脾的凉意,像宣纸上晕开的一滴淡墨,悄然改变着空气的底色。

江南某某大学,红砖外墙的教学楼爬满了苍翠的常春藤,叶片在微风中簌簌轻响,过滤着午后略显慵懒的阳光。戚睿涵独自坐在三楼教室靠窗的位置,目光投向窗外。樟树的枝叶繁茂,光影透过缝隙,在地上、在课桌上、在他的手背上,投下斑驳陆离、跳跃不定的光斑,如同他此刻难以完全宁静的心绪。

距离那个波澜壮阔、足以颠覆任何常人认知的明末时空归来,重返这片宁静的校园,已悄然过去了近两年的时光。昔日的惊心动魄、生死一线的挣扎、还有那推动历史车轮转向的沉重与激昂,都已被日常的学业、琐碎的生活慢慢覆盖、沉淀,如同河底的泥沙,不再时时翻滚。

然而,那种深刻的时空交错感,并未完全消散,它潜伏在意识深处,在某些特定的时刻,便会悄然浮起——尤其是在这种熟悉中又透着几分陌生与疏离的集体场合。眼前的教室、同学、讲台,与记忆中的军营、朝堂、烽火狼烟交织重叠,让他常常有一种置身于两个世界夹缝中的恍惚。

班长刘菲含步履从容地走上讲台,她的出现像一枚投入微澜湖面的石子,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她依旧是那副干净利落、一丝不苟的模样,微卷的长发贴合着脸颊,衬得那双清亮的眸子更加锐利有神。简单的白色衬衫,纽扣扣到最上面一颗,下身是笔挺的深色长裤,浑身上下散发着理科生特有的严谨、冷静与干练。

她站定后,没有立刻说话,而是先用那双明澈的眼睛缓缓环视了整个教室一周,目光如同精准的扫描仪,掠过每一张面孔。原本角落里还有些许窃窃私语,像夏日最后的蝉鸣,在这无声的注视下,迅速消弭,整个教室陷入一种专注的等待之中。

“同学们,新学期好。”刘菲含的声音响起,清晰、平稳,不带过多情绪,却自有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今天的班会,主要想和大家探讨一下近期学校,乃至更广泛的社会层面,都在强调的一个思想导向——关于我们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与实践意义。”

戚睿涵微微坐直了身体,指尖无意识地在摊开的笔记本上轻轻敲击了一下。他敏锐地察觉到,刘菲含今天的开场白,与以往任何一次班会都有所不同。过去,班会的主题大多围绕着学业规划、纪律规范、科技创新竞赛动员或是时政热点分析,像这样将“儒家思想”及其核心价值提到如此显着和核心的位置,还是第一次。

这不禁使他联想到归来后观察到的种种细节——校园里,穿着各式汉服的身影确实比以前多了不少,不再是稀罕物,行走在林荫道间,成为一种自然而优雅的风景;图书馆里,关于古典典籍的借阅量似乎也有所提升;甚至在某些专业课上,教授也会偶尔引申几句古语,探讨其与现代科学的某种暗合。起初他只当是文化复兴浪潮下的寻常现象,此刻听刘菲含郑重提起,才感觉这或许并非偶然。

刘菲含熟练地操作着讲台上的电脑,投影幕布缓缓降下,白光闪过,出现了几个浓墨重彩的楷体大字:“礼、义、廉、耻、信、忠、孝、悌”。

她侧身指着屏幕:“大家可能已经或多或少注意到了,本学期的思政课程设置,以及学校近期组织的一系列讲座、文化沙龙活动,都明显加强了对传统伦理道德,尤其是孔孟之道核心精神的宣讲与引导。请大家理解,这绝非简单的复古或者形式主义,其深层用意,是希望我们在高速迈向现代化、拥抱全球化的进程中,不至于迷失方向,能够从自身深厚悠久的文明根脉中汲取智慧与力量,重新审视和塑造一些在快节奏生活中可能被忽视、但却至关重要的价值标杆。”

她略微停顿,给同学们留出消化理解的时间,然后才继续娓娓道来,声音在安静的教室里回荡:“比如,古人常言的‘华夷之辩’,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对自身文化主体性的清醒坚守与对世界文明多样性的真诚尊重,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民本思想’与我们当前强调的以人为本、持续改善民生福祉的政策导向一脉相承;墨家倡导的‘兼爱非攻’,体现了超越时代的和平包容精神;道家‘清静无为’中,实则蕴含着遵循客观规律、不强妄为的智慧;法家‘变法图强’激励着我们不断革新、勇于进取;《礼记》中勾勒的‘大同社会’理想蓝图,至今仍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之一;乃至汉唐时期‘霸王道杂之’的治理智慧,也值得我们深思其平衡与实效……”她的阐述条理清晰,试图将这些古老的哲学概念与当下的现实生活、国家发展联系起来,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台下同学们的反应各异,有的露出深思的表情,频频点头;有的则略显茫然,似乎在努力理解这些宏大概念与自身学业的关联;还有几个同学凑在一起,小声交换着看法,教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如同风吹过树叶般的嗡嗡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