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后院,夕阳的余晖为凉亭染上一层暖金色的光边。
林玥瑶捏着针的手指微微一顿,抬眼望了望天色。
随后看向对面的玉真公主。
玉真微微低着头,纤长的手指正将一缕金线穿过绷紧的缎面,动作不疾不徐,神情专注得仿佛周遭一切都不存在,那侧影在暮色中显得沉静而优美。
林玥瑶唇瓣微动,最终却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从一旁的丝线篮里又捻起一根新的绣线,低头继续了自己手中的活计。
王府门前,李简的马车稳稳停住。
他刚踏下车辕,目光便被府门一辆装饰华丽马车吸引。
李简一边朝府内走去,一边问身旁七宝:
“谁来了这是?”
七宝快步跟上,低声回道:
“世子,是玉真公主殿下的车驾。来找世子妃的。”
“哦?”
李简眉头一挑,脚下不停:
“……捅了公主窝了这是。”
他径直穿过几重庭院,走向后花园。
凉亭四周已提前点起了石灯,将那一方小天地照得暖黄明亮。
只见林玥瑶正与一位身着月白宫装的陌生女子并肩坐在绣架前,两人手中针线穿梭,似乎正专注地探讨着某个细节。
那陌生女子侧对着他,身姿窈窕,气质清雅。
李简脚步声惊动了亭中之人。
林玥瑶率先抬起头,见到是他,脸上自然地漾开一抹温婉的笑意,放下针线站起身:
“夫君回来了。”
玉真公主闻声抬起头。
只见一道身影正沿着石径缓步走来。夕阳的余晖在他身后铺开,勾勒出他修长挺拔的轮廓。
随着他渐行渐近,面容逐渐清晰——
剑眉朗目,鼻梁挺直,唇线微抿,俊美得让人屏息。
她指尖的金线微微一顿,眼中快速闪过一丝惊艳。
难怪玉岚如此痴迷。
随即垂下眼帘,借着放下针线的动作掩去失态,这才优雅起身,唇角已挂上恰到好处的浅笑。
李简步入亭中,目光平静地扫过玉真,随即微微躬身:
“不知殿下光临,有失远迎。”
“世子不必多礼。”
玉真公主声音清柔,她眼波流转,含笑看向一旁的林玥瑶,真诚的赞叹道:
“方才还与妹妹说笑,如今见了世子,方知何为郎艳独绝。妹妹,你可真是好福气。”
林玥瑶耳根微热,对李简轻声道:
“夫君,玉真姐姐是来与我一同为太后绣制经幡的。”
李简微微颔首,目光扫过绣架,语气温和:
“殿下有此孝心,太后若是知晓,定会十分高兴。”
林玥瑶适时开口:
“姐姐,眼看天色已晚,若不急着回宫,不如就在府中用顿便饭吧?”
玉真公主闻言,抬手轻轻掩唇,流露出恰到好处的恍然:
“瞧我,与妹妹一同做活,心下欢喜,竟忘了时辰!”
她说着,目光略带歉意地看向李简夫妇:
“世子方才回府,想必也乏了。
我若再叨扰,就太不识趣了。况且宫规严谨,回去晚了,母后该担心了。”
她语速轻柔婉拒。随即指向那巨大的绣架:
“这经幡工程浩大,今日怕是难以完工。
若是方便,便暂且留在妹妹府上,接下来几日,恐怕还要多多劳烦妹妹相助了。”
“姐姐言重了,此乃分内之事。”
林玥瑶忙应下。
玉真公主含笑点头,不再多留,优雅地福身一礼:
“如此,我便先行告辞了。世子,妹妹,留步。”
林玥瑶却道:“我送送姐姐。”
便陪着玉真一同走出了凉亭。
直至二人的身影消失在月洞门后,李简走进凉亭在绣架前坐下,目光扫过上面繁复的经幡纹样。
指尖刚触到冰凉的缎面,舒儿就捧着茶盏轻手轻脚走进来。
执起石桌上温着的茶壶,为他斟了一杯热茶,声音软糯关切:
“公子,今天累不累?”
李简接过茶杯,仰头饮尽,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倦意:
“累死了。晚上要是能有个人帮着揉揉,松松筋骨就好了。”
舒儿耳尖微红,犹豫片刻还是走到他身后,小手轻轻搭上他肩膀:“我、我帮世子按按。”
感受到肩上恰到好处的力道,李简舒服地叹了口气。
他睁开眼,指尖划过经幡上栩栩如生的莲纹,忽然轻笑:
“没想到你家小姐还有这等手艺。”
舒儿顿时来了精神,一边揉着他肩颈一边细数:
“公子不知道,小姐会的东西可多了!
不只是绣工,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那些乱七八糟的,她都会!
只是……只是小姐性子静,不喜欢显摆罢了。”
舒儿正说得兴起,忽然瞥见月洞门那边人影一晃。
她像只受惊的小兔子,猛地收回手,慌乱地退到一旁。
林玥瑶款步走回凉亭,看了眼绣架上完成大半的经幡,对舒儿温声道:
“舒儿,将这经幡好生收起来,仔细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