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车辆和火炮基本运完,众人的目光再次投向那依旧静静趴伏在山谷中的一百八十辆59D主战坦克时,一种新的焦虑开始蔓延。
这些钢铁巨兽沉默着,它们拥有最强大的火力和最坚实的装甲,但此刻,却无人能够驾驭。
彭总叉着腰,眉头紧锁,看着那些坦克,叹了口气:“唉,好东西是好东西,可这没人会开,不就是一堆铁疙瘩吗?光看着,急死个人!”
启明同志也面露忧色,他转向彭总问道:“老彭,115师教导旅,现在到了哪里?”
彭总掏出怀表看了看,语气带着些许无奈:“已经在路上了,日夜兼程。不过,据最新情报,他们在路上遭遇了小股敌人的袭扰,虽然打了个漂亮仗,全歼了敌人,但还是耽搁了两天行程。估计……至少还要五天才能赶到我们这里。要是没有这个意外,他们现在应该都快到了。”
“五天……” 启明沉吟着,“还好,不算太长。只要我们抓紧时间,等教导旅一到,以他们为种子,迅速展开培训,形成战斗力还是很快的。”
一旁的萧然点头附和:“您说得对。115师教导旅的同志们大部分有文化基础,有实战经验,是快速形成装甲力量的最佳选择。有了他们,这些先进坦克很快就能变成真正的陆战之王,碾压鬼子的一切装甲部队。”
看着几位老总人为坦克的事情操心,萧然笑了笑,暂时没有提及他早已准备好的坦克操作教程和模拟训练设备。
他转身走到溶洞深处几个不起眼的大型集装箱,用撬棍熟练地撬开门锁。
“几位老总,天气寒冷,我这儿还有点好东西,给大家御御寒。”
萧然说着,从里面取出几件厚重挺括的黑色毛呢大衣。
他首先将一件大衣递给启明同志:“您试试,看看合不合身。”
启明接过,入手便感觉沉甸甸、暖融融的,呢料质地细腻厚实,做工极为精良。
他惊讶地摸了摸:“这是……美军的将校呢大衣?萧然同志,这太贵重了!”
“诶,这不过就是军用品,保暖最重要。”
萧然不由分说,帮他披在肩上。
呢大衣上身,顿时驱散了周围的寒意,显得既保暖又威严。
接着,萧然又给彭总、吴烈师长、江涛团长以及几位在场的各位军官每人递上一件。
彭总披上大衣,感觉浑身都暖和了,他哈哈大笑着,用力拍了拍身上的呢子:“好!好啊!这东西实在!比咱们那旧棉袄暖和多了,而且穿着精神!像个指挥千军万马的样子!萧然,你小子,心思够细的!”
吴烈和江涛两个人更是激动不已,抚摸着光滑的大一呢子面料,如同得了宝贝的孩子。这呢子大衣,在他们看来,已经是顶级的“奢侈品”了。
这还没完,萧然又变戏法似的搬出一个沉甸甸的木盒子,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码放得整整齐齐、亮闪闪的手表!足足一百块!
精良的工艺,让几位老革命看的是目光连连。
“彭总,这是100块手表,主要是给各级指挥员配备的,统一时间,协同作战,非常重要。全部交给您分发下去吧!”
“好好好!真是太好了!”
彭总拿起一块,看着那清晰的表盘和滴滴答答走动的秒针,眼中精光一闪:“好东西!指挥打仗,分秒必争!这东西比怀表方便!我代表前指谢谢你了,萧然同志!”
接着,萧然又提出一袋子英雄牌钢笔:“这个,给参谋人员和文化教员们,学习文化,制定作战计划,都用得上。”
几位老前辈看着这些“意外之喜”,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启明感慨道:“萧然同志啊,你这不是来支援我们打仗的,你简直是来帮我们搞全面建设的!从枪炮到穿戴,从计时到书写,你都考虑到了!这……这让我们说什么好呢!”
然而,萧然带来的惊喜还没有结束。
他领着意犹未尽的几位老前辈,走向溶洞最深处一片被油布覆盖得严严实实的区域。
“最后,我还为我们的部队准备了一点生活物资,大家过来看看。”萧然说着,示意战士掀开油布。
油布掀开,露出了里面堆积如山的物资。
萧然指着一堆白色的编织袋介绍道:“这里是白糖,三吨。”
看着那雪白晶莹、颗粒分明的白糖,几位老革命眼睛都直了。
白糖,在这个年代,是极其珍贵的能量来源和稀缺物资,就算有钱也很难买到,更何况我们的队伍根本就没有钱来购置这些奢侈品。
“这里是食盐,每袋50斤,总计两吨。”
洁白的盐堆,更是生存的必需品。
有了足够的盐,战士们才有力气,而且这些盐都是加碘各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的盐,有助于解决战士们的夜盲症。
当萧然指向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堆编织袋时,他的语气依旧平静:“这里是猪肉,一千吨。旁边是猪板油,五十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