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的浪漫,其实是周瑜给的——敢以江东一隅抗百万曹军,这魄力,够浪漫了。”
“既生瑜何生亮,不是恨,是英雄惜英雄,却又不得不争的无奈吧。”】
曹操看着弹幕,突然沉默了。他想起自己赤壁大败后,在华容道大笑“诸葛亮无谋,周瑜少智”
其实心里清楚,那是周瑜的本事。若周瑜能活得久些,说不定两人还能再斗几场,倒也痛快。
刘备也叹了口气:“公瑾之才,不输孔明。只是……时也,命也。”
他突然觉得,自己和曹操、孙权争了这么久,或许真该如光屏说的,往外走走——毕竟,周瑜的遗憾
也是他们这代人的局限,总困在中原,哪对得起这些“意难平”的英雄?
李世民看着光屏上周瑜的画像,那个白衣胜雪、羽扇纶巾的青年,眼里满是锐气。
他突然对身边的侍卫道:“把那倭寇天皇叫来,让他给周郎的画像磕三个头——能让曹操都佩服的英雄,他配不上提鞋,磕个头,算他沾光。”
侍卫领命而去,没多久,就传来倭寇天皇哼哧哼哧磕头的声音,磕得比刷厕所还卖力。
林远看着视频,想起那句“既生瑜何生亮”,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或许,英雄的遗憾从不是“输给谁”,而是“还没好好斗一场,就结束了”。
视频结束时,画面停在赤壁的江面上,火光映红了夜空,周郎立于船头,白衣被风吹起,眼里是“天下尽在我手”的少年意气。
各朝代的人看着这画面,久久没动。
他们或许终于明白,所谓“意难平”,不是输了,而是明明有能力、有机会,却被命运截了胡。而活着的人能做的,或许就是带着这份遗憾,把未竟的路,接着走下去。
就像此刻的三国,不再盯着中原那点地盘,而是纷纷望向了更辽阔的远方——或许,这才是对周瑜们最好的告慰。